[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泡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338.8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5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娟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泡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泡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泡茶过程中,将茶叶和开水倒入泡茶用杯体内待几分钟后,将泡茶用杯体提起倒入喝茶用杯体。然而,由于茶水是用高温的开水进行浸泡,所以泡茶者在端起泡茶用杯体时,需要非常小心地将茶水倒入喝茶用杯体,否则非常容易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需要泡茶者端起泡茶用杯体,避免被烫伤的用于泡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泡茶的装置,包括茶具本体(10)、位于茶具本体(10)上方的泡茶用杯体(20)、以及喝茶用杯体(30);茶具本体(10)的顶部设有茶水入孔(12),茶具本体(10)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上设有自茶水入孔(12)向茶具本体(10)侧壁延伸,且穿过容纳腔的引流管(14);容纳腔内还设有杠杆结构,该杠杆结构的第一端(16)从出茶水入孔(12)延伸出来,第二端(18)则从茶具本体(10)侧壁延伸出来;泡茶用杯体(20)的底部开孔且该开孔设有过滤网(22),过滤网(22)内设有滚珠(24);喝茶用杯体(30)靠近茶具本体(10)的侧壁,将杠杆结构的第二端(18)往容纳腔(12)内侧推动,并传动杠杆结构的第一端(16)将滚珠(24)顶开,泡茶用杯体(20)内的茶水经引流管(14)流入喝茶用杯体(30);喝茶用杯体(30)远离茶具本体(10)的侧壁,杠杆结构的第一端(16)复位且往容纳腔(12)外侧移动,杠杆结构的第二端(18)往下移动,滚珠(24)将泡茶用杯体(20)的底部开孔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14)在茶具本体(10)的侧壁具有出水嘴(17),该出水嘴(17)的端部高度大于喝茶用杯体(30)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泡茶的装置,包括茶具本体、位于茶具本体上方的泡茶用杯体、以及喝茶用杯体。将茶叶与开水倒入泡茶用杯体,如果需要喝茶时,只需要将喝茶用杯体靠近茶具本体,并将茶具本体内的杠杆结构的第二端往容纳腔内抵靠,从而使杠杆结构的第一端将泡茶用杯体的滚珠顶开,从而实现泡茶用杯体的茶水通过引流管进入喝茶用杯体,而不需要泡茶者将泡茶用杯体提起,避免被烫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泡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泡茶的装置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泡茶的装置,包括茶具本体10、位于茶具本体10上方的泡茶用杯体20、以及喝茶用杯体30。茶具本体10的顶部设有茶水入孔12,茶具本体10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容纳腔上设有引流管14,引流管14自茶水入孔12向茶具本体10的侧壁延伸并且穿过容纳腔。容纳腔内还设有杠杆结构,该杠杆结构的第一端16从出茶水入孔12延伸出来,第二端18则从茶具本体10侧壁延伸出来。泡茶用杯体20的底部开孔且该开孔设有过滤网22,过滤网22内设有滚珠24。
如图1、图2所示,喝茶用杯体30靠近茶具本体10的侧壁,将杠杆结构的第二端18往容纳腔内侧推动,并传动杠杆结构的第一端16将滚珠24顶开,泡茶用杯体20内的茶水经引流管14流入喝茶用杯体30。喝茶用杯体30远离茶具本体10的侧壁,杠杆结构的第二端18复位且往容纳腔外侧移动,杠杆结构的第一端16往下移动,滚珠24将泡茶用杯体20的底部开孔密封。优选地,引流管14在茶具本体10的侧壁具有出水嘴17,该出水嘴17的端部高度大于喝茶用杯体30的高度。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娟,未经杨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