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243.6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2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陶生金;任拓;王漫;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3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线 风机 叶片 腹板 阴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叶片腹板阴模,特别是一种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
背景技术
风机叶片安装避雷系统时,主避雷导线需粘接在腹板上,再在壳体合模前将避雷接闪器与主避雷导线连接并导通到地面。而现有的主避雷线与腹板的粘接方式为:在腹板制作成型后,使用手糊工艺用手糊树脂把避雷导线粘接到腹板(TE)边上。现有技术中的腹板阴模,由于其设计结构上的缺陷,使得主避雷导线在安装时只能采用手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腹板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操作方便快捷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包括腹板阴模本体,其特点是:在腹板阴模本体的底部设有供主避雷导线放置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凹槽优选为弧形或者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凹槽的槽径优选比放置其中的主避雷导线的直径大2-4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凹槽优选设在腹板阴模本体的底部中间。
使用本实用新型腹板阴模制作腹板时,先打脱模剂,放置脱模布,然后铺设加强用玻纤布,再将带有绝缘套的主避雷导线辅设在凹槽内,再按腹板的常规制作工艺辅设腹板结构层和辅助材料;最后向腹板阴模内灌注树脂,固化成型,将玻纤布、主避雷导线与腹板固化在一起。
使用本实用新型腹板阴模可以减少主避雷线手工粘接工序,简化操作,增强主避雷导线与腹板的粘接强度,减少操作人员手糊粘接的配比失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真正地实现的主避雷导线的免手动粘接,有效地提高了主避雷导线粘接的质量与使用稳定性,保证了风机叶片的避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包括腹板阴模本体1,在腹板阴模本体1的底部设有供主避雷导线放置的凹槽2。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中:所述的凹槽2为弧形。
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中:所述的凹槽2为半圆形。
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中:所述的凹槽2的槽径比放置其中的主避雷导线的直径大2mm。
实施例5,实施例1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中:所述的凹槽2的槽径比放置其中的主避雷导线的直径大4mm。
实施例6,实施例1所述的免避雷线粘接的风机叶片腹板阴模中:所述的凹槽2设在腹板阴模本体的底部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榨装置
- 下一篇:摆动喷管柔性接头热粘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