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设备用环型换热器折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83606.4 | 申请日: | 201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戈;于泽旭;王玥;张成家;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安宇宏 |
| 地址: | 110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备用 换热器 折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将换热器折弯成环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制冷设备中的一种核心装置,其结构包括铜管、翅片和端板,其中翅片及端板上面设有圆孔,铜管从圆孔中穿过,经过胀管设备的涨制后,铜管和翅片及端板实现了紧密配合成一体。将制作成型的换热器装配到制冷设备之中,制冷设备工作时制冷剂流经其换热器的铜管内,铜管通过自身及翅片实现同外界空气等介质的有效换热,实现散热。
依据现有换热器的需要,通常需要将用于制作换热器的铜管连同翅片一起弯制成L、U、口型,实施的具体工艺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夹住换热器一端的直线段,旋转折弯辊筒,自由端在随动小车上自由滑动;另一种首先也要夹住换热器一端的直线段,但折弯辊筒不旋转,而是与折弯辊筒同心的弯板旋转,推动换热器的自由端围绕折弯辊筒的中心旋转。在这两种折弯形式中,折弯辊筒的外观形式即尺寸均与产品的设计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
随着制冷设备的不断发展,换热器单位体积的换热效果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制造环型换热器,在满足换热效果指标的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制冷设备如车用冷柜等对换热器形状的具体要求。
若依然采用传统的折弯辊筒辊径与产品内径相同、一次成型,则存在以下问题:
(1)带有翅片的铜管折弯后反弹量太大,若采用外力对换热器强行压缩,然后再用连接板将两端固定,则产品多成卵圆形,形状不够规则,不易安装,而且材料被强行压缩后,在其内部产生的应力太大,影响使用寿命;
(2)由于是一次折弯,被折弯换热器两端的折弯工况不尽相同,受力不均造成后端的弧度过大而近似于直线,环型换热器的两端形状不尽一致,除不易安装之外,换热效果也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本项实用新型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要设计出一种可行的装置,能够将换热器折成符合要求的产品。
所设计折弯设备的具体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主要由小链轮(17)、折弯辊筒(1)、键(2)、夹紧装置(5)、随动小车(6)、滑块(7)、直线导轨(8)、钢丝绳(9)、钢丝绳卷筒(10)、减速机(11)、旋转编码器(12)、主轴(13)和床身(18)构成,其中:床身(18)安装有直线导轨(8)及减速机(11),主轴(13)一端套装在减速机(11)的空心轴套中,主轴(13)的另一端套装有折弯辊筒(1)并通过键(2)使之固定;折弯辊筒(1)上装有工件的夹紧装置(5),直线导轨(8)上安有滑块(7),滑块(7)上安装有随动小车(6),随动小车(6)通过与之相连的钢丝绳(9)由钢丝绳卷筒(10)带动,通过滑块(7)在直线导轨(8)上作往复运动,主轴(13)的后端安装有起控制电机转速作用的旋转编码器(12)。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弯辊筒(1)采用三层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其中内层使用铸铁材料、中间层使用橡胶材料、最外层使用聚氨酯材料。
采用如上所述的折弯设备获得了积极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通过实验确定折弯辊筒的辊径,一般采用比产品设计要求内径小的折弯辊筒辊径,以使折弯完成但翅片反弹后的直径与实际产品的要求基本一致;
(2)采用两次折弯的方法,以使换热器环型两段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且环型两端的弧线与产品要求基本一致;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弯辊筒采用三层复合材料,这与以前普遍使用由单一材料制造的折弯辊筒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高。铸铁材料的使用增加了该部分的坚固性,不易变形;橡胶材料的使用增加了该部分的弹性;聚氨酯材料的使用增加了该部分的耐磨性和防滑性,同时橡胶和聚氨酯的重量要比原有使用的金属材料轻很多,节省能源,同时复合材料的使用又延长了折弯辊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本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情况对于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3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针自动化单面接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插线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