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3231.1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树伟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3/347;F26B23/08;F26B25/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有色、化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对干燥设备要求越来越高。对环保、节能、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市场上干燥方式主要有:a闪蒸干燥、b沸腾干燥、c热风炉、d箱式干燥、e双锥回转真空干燥等。能耗较高,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其中a、b、c的烘干方式以煤直接作为燃料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工作环境粉尘飞扬,即浪费日益稀缺的资源,又严重影响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而d、e的烘干方式是通过锅炉焙烧加热形成蒸汽,对物料干燥,其设备存在物料干燥时间长,耗能大、加热辅助时间长和锅炉安全等问题。不论以上哪种干燥方式,均为以燃烧煤为直接或间接传送热量,存在热能利用率低,物料干燥时间长,能耗大、热传导效率低、加热辅助设备多是高耗低产的现象。煤烟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随着干燥市场日益扩张,对现有干燥设备的改造,利用清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工作环境的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设备,它能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使其最大化。同时其内部加热热能利用率极高,桨叶既有自净能力,物料适应性广,是一种低能耗、高生产量,自动控制高、高科技绿色环保、可最大化的降低环境污染的干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燥设备,它至少包括搅拌推进机构、驱动机构、进出口机构以及电控系统,其特征是:搅拌推进机构上部一侧有进料口,搅拌推进机构的上部另一侧有排湿风口,搅拌推进机构的一侧还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搅拌推进机构的搅拌料仓内有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包括电磁桨叶空心轴,电磁桨叶空心轴内为绕制的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电磁感应线圈,螺旋空心铜管的管壁与电控系统的电磁导电滑环电连接。
所述的搅拌推进机构的搅拌料仓顶部固定有仓盖,仓盖左侧为进料口,右侧为排湿风口,搅拌料仓右侧底部为出料口,搅拌料仓的仓壁内有保温层,搅拌料仓内有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包括桨叶螺旋叶片、电磁桨叶空心轴、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桨叶空心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轴承座及后轴承座轴承连接,前轴承座及后轴承座分别置于搅拌料仓左右两端的前轴承盖及后轴承盖内,前轴承座与驱动机构的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电磁桨叶空心轴内为绕制的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电磁感应线圈,螺旋空心铜管通过填充物压接在电磁桨叶空心轴内,与电磁桨叶空心轴形成一体结构,螺旋空心铜管的管壁与电控系统的电磁导电滑环电连接,电磁桨叶空心轴内壁上有绝缘层。
所述的电磁桨叶空心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若干组桨叶螺旋叶片,每组桨叶螺旋叶片均是扇形结构,扇形的其中一个边比另一个边宽,使扇面部分形成倾斜面。
所述的电磁桨叶空心轴内的电磁感应线圈由高温电磁感应线圈、线圈冷却管、低温电磁感应线圈组成多温区电磁感应线圈,位于进水铜管前端的空心铜管径直贯穿电磁桨叶空心轴延伸至进水铜管后端,再反向呈螺旋状绕制贯穿段空心铜管,形成螺旋状电磁感应线圈,其中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左侧段的螺旋电磁感应线圈匝数多构成高温电磁感应线圈,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右侧段的螺旋电磁感应线匝数少构成低温电磁感应线圈,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中间段的电磁感应线圈平直分布构成线圈冷却管。
所述的搅拌推进机构上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传动机构,进料传动机构是由第一传动电机、进料装置、物料漏斗构成;进料装置内有螺旋轴,螺旋轴上分布有螺旋叶片,螺旋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电机轴连接,物料漏斗固定在进料装置上方。
所述的搅拌推进机构的上部另一侧的排湿风口处连接有排风除尘机构,排风除尘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排风管和三位一体除尘器,搅拌加热推进装置的多个排湿风口均通过排风管与三位一体除尘器固定连接,各排湿风口与第一排风管的连接处均布置有排石蝶阀,三位一体除尘器再通过连接的引风管与引风机连接,引风机由排风电机驱动,引风机的排风口端连接有第二排风管。
所述的螺旋空心铜管有进水口端及出水口端,且连接有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板式换热器、水泵、回水管、进水管、水旋转接头;循环水箱下方的出水口处连接有板式换热器,再由板式换热器与水泵相接,水泵则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水旋转接头,最终水旋转接头与螺旋空心铜管的进水口端固定连接,螺旋空心铜管的出水口端则通过水旋转接头连接至回水管,由回水管连接至循环水箱上方的进水口,螺旋空心铜管的进水口端除了与水旋转接头连接外其管壁处还与电磁导电滑环电连接,而电磁导电滑环则与电磁变频控制柜电连接构成电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树伟,未经朱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3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具导流功能的振动盘式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