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Low-E玻璃钢化的辅助对流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2462.0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6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刚;夏卫文;赵建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拉威宝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沈相权 |
地址: | 31124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low 玻璃钢 辅助 对流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辅助对流加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Low-E玻璃钢化的辅助对流加热系统,用于钢化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钢化炉,加热炉内主要依靠热传递从而实现玻璃的钢化,而low-e玻璃膜面具有反射和隔断热传递(远红外辐射)的功能,当low-e玻璃进入加热炉后,膜面因隔热温度上升慢于玻璃面,导致膜面一侧表面张力大于玻璃面,玻璃的四边上翘,整片玻璃的重量承压在与炉辊接触的一小片面积上,随着玻璃在炉内的往复运动,造成接触面密集的细小划伤,出炉后的玻璃膜面也会因加热时间过长而出现氧化、脱膜等缺陷。
中国专利200920294597.X ,公开一种玻璃钢化炉,用于玻璃钢化加工工艺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保温系统、下部保温系统、陶瓷辊道、上炉体加热器和下炉体加热器,陶瓷辊道位于上部保温系统和下部保温系统之间,上炉体加热器安装在上部保温系统内且面向陶瓷辊道,下炉体加热器安装在下部保温系统内且面向陶瓷辊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炉体加热器和/或下炉体加热器上连接有操纵机构,该操纵机构可控制上炉体加热器和/或下炉体加热器相对于陶瓷辊道做上下移动。此钢化炉虽然使玻璃的加热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不适合low-e玻璃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构紧凑,辅助对流加热系统形成的高温气流通过对流传热,使热量透过膜层,达到玻璃表面均匀加热效果的用于Low-E玻璃钢化的辅助对流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Low-E玻璃钢化的辅助对流加热系统,包括气源管路、热交换器和炉顶抽气管路,所述的炉顶抽气管路与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热交换器通过主管路与热压缩空气对流管相连通,所述的热压缩空气对流管进入至炉内,所述的气源管路与热交换器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源管路进入至储气罐中,所述的储气罐与减压阀相连通,所述的气源管路通过通断阀与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通断阀与热交换器通过高压软管相连通,所述的热交换器的上方与抽风机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气罐与减压阀间设有精密过滤器,所述的抽风机与热交换器间设有气动蝶阀,所述的高压软管与通断阀间设有流量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断阀、气动蝶阀和抽风机分别通过控制信号时间继电器相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交换器与炉顶抽气管路间设有出气温度采集点,所述的热交换器与热压缩空气对流管间设有进气温度采集点。
通过储气罐的储能作用和减压阀的限压效果,使压缩空气气源管路输出7~8bar的压缩空气形成3~5bar的恒压气流。恒压气流在管网或热交换器中通过对流作用与炉膛中抽出的高温气体(650℃以上)进行热量交换传递,使得恒压气流温度持续达到300℃以上。
经热交换器加热后的恒压气流经由环形布置的主管路分流至21支热压缩空气对流管,以45°角向钢化炉中的玻璃,保持持续的热空气对流作用,使炉中的玻璃温度快速均匀的提高,从而使以热辐射为主要加热方式的钢化炉内形成了对流效果明显的辅助对流模式。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Low-E玻璃钢化的辅助对流加热系统,结构紧凑,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循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Low-E玻璃钢化的辅助对流加热系统,包括气源管路1、热交换器2和炉顶抽气管路3,所述的炉顶抽气管路3与热交换器2相连通,所述的热交换器2通过主管路4与热压缩空气对流管5相连通,所述的热压缩空气对流管5进入至炉内,所述的气源管路1与热交换器2相连通。所述的气源管路1进入至储气罐6中,所述的储气罐6与减压阀7相连通,所述的气源管路1通过通断阀8与热交换器2相连通,所述的通断阀8与热交换器2通过高压软管9相连通,所述的热交换器2的上方与抽风机10相连通。所述的储气罐6与减压阀7间设有精密过滤器11,所述的抽风机10与热交换器2间设有气动蝶阀12,所述的高压软管9与通断阀8间设有流量阀13。所述的通断阀8、气动蝶阀12和抽风机10分别通过控制信号时间继电器14相控制。所述的热交换器2与炉顶抽气管路3间设有出气温度采集点15,所述的热交换器2与热压缩空气对流管5间设有进气温度采集点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拉威宝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拉威宝玻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2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