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OT89-3L封装引线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2033.3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侯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红光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t89 封装 引线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SOT89-3L封装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标准的SOT89-3L封装型式的引线框架见图1,其为一个基岛1、两只管脚2构成,芯片安放到基岛1上,塑封后基岛1与塑封体结合气密性不强,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水汽会侵入塑封体内部芯片上,致使芯片表面焊线球氧化,引起脱落或是接触不良,电性能早期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OT89-3L封装引线框架,其增强塑封体的气密性,提高了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器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SOT89-3L封装引线框架,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SOT89-3L框架,所述SOT89-3L框架包括一个基岛、两只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岛的背面设置有凹槽。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八个所述凹槽分别排列于所述基岛的背面的两侧,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基岛的背面的边缘布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SOT89-3L框架的基岛的背面设置有凹槽,其使得塑封时增加了塑封体与基岛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塑封体的密封性能,增强塑封体的气密性,提高了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设置的凹槽减少了铜材质,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SOT89-3L封装引线框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其包括SOT89-3L框架, SOT89-3L框架包括一个基岛1、两只管脚2,基岛的背面设置有凹槽3,八个凹槽3分别排列于基岛1的背面的两侧,凹槽3靠近基岛1的背面的边缘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红光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红光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2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