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记录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1817.4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仁军 |
主分类号: | B42F9/00 | 分类号: | B42F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83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记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件夹,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记录夹,属于文教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记录夹是一种常见的文教用品,但目前市场上出现和使用的记录夹都是只有单一的记录书写功能的记录夹,在业务量不大和记录内容不多时比较适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活动量不断增加,反映活动过程的凭证日趋规范,需要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而现有的记录夹无法在记录的同时能够及时将繁杂的资料分门别类整理清楚,甚至可能出现记录的资料的遗漏造成不利的后果。因此,现有的记录夹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用记录夹,这种多用记录夹在记录资料完成后能够将资料及时分门别类整理清楚,避免资料的遗漏,也利于以后资料的查找和归档。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记录夹,包括由硬质塑料制成的矩形上夹板和下夹板,其中,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一侧边缘设有由弹性钢片压制成型的U型夹槽将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成为书状,U型夹槽与上夹板通过两个合页连接,U型夹槽与下夹板平直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上端设有夹子;下夹板内侧设置有软塑料缝接在下夹板上的贴袋,贴袋的尺寸占下夹板尺寸的1/3~3/2。在使用时,上夹板可以合拢作为记录的垫子,也可以打开将资料放入夹槽中并通过架子固定住。这样记录完成的资料可以及时保存,避免资料的遗失。
进一步的,上述的多用记录夹,其中,所述合页为金属环穿透连接上夹板和U型夹槽的结构。这样利于上夹板翻开和合拢。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多用记录夹,其中,所述U型夹槽位于上夹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用软质材料固定在U型夹槽上的圆筒状笔套。使用记录夹时,可以随时从笔套中取出备用笔,不用时也可以随时将笔放回笔套中,防止笔掉落。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多用记录夹,其中,所述笔套为两个,内径分别为0.6cm和0.8cm,可以多备用一支笔,而且可以备用不同直径的笔,由于笔套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不同直径的笔放入笔套中后笔套能够收紧并将笔固定住。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记录夹时,可以边记录边将记录完成的资料夹进夹槽中,防止资料的遗失,而且也可以随时从夹槽中找到需要的资料。在完成所有记录后,按照夹槽的位置可以很方便地将记录的资料整理清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上夹板侧边设有两个内径不同的笔套,可以同时放置两支不同粗细的笔以备随时取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需求广泛,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夹板,2-下夹板,3-合页,4-贴袋,5-夹子,6-U型夹槽,7-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记录夹包括由硬质塑料制成的矩形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一侧边缘设有由弹性钢片压制成型的U型夹槽6将上夹板1和下夹板2连接成为书状,U型夹槽6与上夹板1通过两个合页3连接,U型夹槽6与下夹板2平直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1上端设有夹子5;下夹板2内侧设置有软塑料缝接在下夹板2上的贴袋4,贴袋4的尺寸占下夹板2尺寸的1/3~3/2。
另外,所述合页3为金属环穿透连接上夹板1和U型夹槽6的结构。所述U型夹槽6位于上夹板1的一侧面上设有用软质材料固定在U型夹槽6上的圆筒状笔套7。所述笔套7为两个,内径分别为0.6cm和0.8cm。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将两块硬质塑料制成的上夹板1和下夹板2通过U型夹槽6夹住固定,U型夹槽6与上夹板1通过金属环穿透二者形成的合页3实现活动连接,U型夹槽6与下夹板2则通过粘接、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住。在上夹板1的上端设有夹子5,夹子5为市场上常见的木质或者金属质夹子,夹子5的作用是将夹在U型夹槽6中的纸质资料与上夹板1夹在一起,防止资料遗落。另外在下夹板2内侧设有贴袋4,贴袋4用于装一些零散的票据等资料,贴袋4采用软塑料与下夹板2缝制成为整体,尺寸大约占下夹板2的尺寸的1/3~2/3,贴袋4的尺寸以占下夹板2的尺寸的一半为最优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在U型夹槽6位于上夹板1的一面上设有笔套7,可以随时将不用的笔放入笔套中。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仁军,未经李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1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采掘工程填图栏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电气线套管打印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