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圆形板件的坡口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0501.3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5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兵;吴洪强;冯黎明;朱长胜;朱琼枝;李刚;马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7/00 | 分类号: | B23K7/00;B23K7/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圆形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口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形板件的坡口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圆形钢板的坡口一般采用手工割刀或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
采用手工割刀的方式加工坡口时,需靠加工人员用手来掌握切割速度和割嘴的高低,在割缝较长的情况和成形切割过程中,很难满足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同时,由于人为因素使坡口表面产生大量的凹坑且钝边不均匀,焊接时会出现焊道宽度不均匀、时宽时窄和焊缝成型难看的问题,还容易造成焊缝与母材焊接后应力集中或不能保证接头强度,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由此可见,坡口的加工质量对控制焊缝内部质量和焊接结构制造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需探伤焊缝,坡口质量不合格会大大提升焊接难度,同时也增加施工的难度及焊接的返修量。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坡口时,需投入加工设备及专业加工人员,特别是对水电行业中尺寸较小的圆形板进行坡口加工时,需先调整后加工,所耗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存在成本投入大、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缺点。此外,为了固定加工件,需额外的制作工装,并需根据工件外圆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加工方向,加工时需投入两个熟练的加工技术人员,导致设别成本和人工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灵活、加工质量高、适应性强、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圆形板件的坡口加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圆形板件的坡口加工装置,包括切割组件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圆形板件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转轴和托盘,所述托盘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装设于支撑平台上,所述旋转驱动件的旋转驱动端与转轴相连。
所述托盘为圆形,且托盘的直径与所述圆形板件的直径相等。
所述切割组件为半自动切割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用于圆形板件的坡口加工装置,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圆形板件转动,再将切割组件固定在支撑平台上的合适位置,即可方便快速的加工出坡口,加工过程中,切割组件调整好后不需再人工控制即可完成整个圆形板件的坡口加工,其加工出的坡口质量高,可完全保证坡口切割面平面度、粗糙度及钝边均匀,加工后不需再对坡口进行打磨修复,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投入小、操作方便,加工时只需一个氧气工进行操作,所需辅助短,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该加工装置还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在任意地点利用边角废料搭设简易的支撑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切割组件;2、支撑平台;3、旋转驱动机构;31、旋转驱动件;311、电机;312、调速器;313、电源开关;32、转轴;33、托盘; 4、圆形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0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型滚动式减震装置
- 下一篇:自动卸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