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横向限位功能的管道滚动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0299.4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毕光辉;李国辉;王丽;马洪昕;左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6 | 分类号: | F16L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横向 限位 功能 管道 滚动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横向限位功能的管道滚动支座。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管道支座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各异,但大都具有构造复杂、摩擦系数较大、系统的可靠性差、故障多、维护困难等缺陷。因此,发明一种灵敏度高、摩擦系数小、可靠性好、易安装和维护的管道滚动支座是管道安装设计人员的追求目标,它对解决管道轴向应力和位移传递,精确计算和设计管道补偿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摩擦系数小、安全可靠的具有横向限位功能的管道滚动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
整个滚动支座使用的钢料均采用碳钢;另外还需使用高性能的聚缘脂弹性体和橡胶,它们需要满足强度、硬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
滚动支座包括轴1、轴承2、托辊3、托辊外聚缘脂弹性体4、聚缘脂弹性体挡块5、端板6、高强螺栓7、立柱8、立柱根部腋板9、限位钢板10、管箍螺栓11、管道12和支座支撑结构13。
在支座支撑结构13上正对管道12对称地固连两根立柱8,且两立柱8内侧根部各固连有立柱根部腋板9,在两立柱8的内侧上部各由高强螺栓7固定一端板6,在两端板6上相对打孔安装轴1,轴1外套轴承2后再安装托辊3,托辊3外有托辊外聚缘脂弹性体4,托辊外聚缘脂弹性体4外有聚缘脂弹性体挡块5;限位钢板10由管箍螺栓11固定在两组外端板6和内端板7外侧的支座支撑结构13上。
其中:
托辊3和托辊外聚缘脂弹性体4为凹圆弧形,与管道外周吻合;
聚缘脂弹性体挡块5为一方钢,与托辊3焊接;
立柱8为T型钢;
限位钢板10为倒“U”形,是管箍;
管道12在支座处粘贴橡胶板;
支座支撑结构13(见图2)为“工”字钢。
钢构件的连接以焊接、销接为主,兼有栓接。
应根据腐蚀环境的情况采用合适的防腐措施。
滚轴的托辊、端板、轴承和轴是滚动支座的核心部件,需要在机械厂进行精加工并完成组装。托辊、端板和轴的原材料应进行二次机械加工才能进行组装,保证它们的尺寸满足轴承安装要求;端板应设置安装用螺栓孔。
该管道支座可根据管道口径的大小制造不同的尺寸规格的滚动支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给排水、热工等行业储运工程的长距离大直径管道安装中,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安装快速方便、摩擦系数小、易维护、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且成本仅为常规滚动支座造价的80%~90%,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具有横向限位功能的新型管道滚动支座横断面图
图2具有横向限位功能的新型管道滚动支座纵断面投影图
其中1—轴 2—轴承
3—托辊 4—托辊外聚缘脂弹性体
5—聚缘脂弹性体挡块6—端板
7—高强螺栓 8—立柱
9—立柱根部腋板 10—限位钢板
11—管箍螺栓 12—管道
13—支座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案1:参照图1和图2,简要介绍这种管道滚动支座的实施方法。首先由轴1~端板6均为机械加工构件,其中轴1~端板6号构件组装配成整体运到现场,它与立柱8可在现场轻易安装,其它构件均可在施工现场加工。首先,按设计布置将管道支座安装就位,采用发送、吊装等方法将管道进行初步安装就位;其次,管道安装就位后,将支座处的管道用橡胶板包裹;最后,将管道的限位钢板用螺栓固定在支座支撑结构上,即完成了管道安装的所有操作。
实施方案2:这种管道滚动支座的结构与实施方案1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将端板的螺栓孔由圆孔改为椭圆孔,这样,还可对滚轴的高度进行微调,使所有滚轴的中心都在一条直线上,避免了由于结构变形、施工安装误差等不可控因素引起的管道支座悬空现象。
实施方案3:本技术的滚动支座还可用于桥梁钢桁架(桁架弦杆为圆钢管)的施工发送。
实施例1.按实施方案1,在某管道悬索跨越桥设计中实施了管径1016mm,壁厚22mm的管道滚动支座的安装,管道支座间距10m,支座外轮廓尺寸长1.1m,宽0.5m,高1.3m,最大承受荷载13t(标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0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