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智能球的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9634.9 | 申请日: | 2012-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1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钦胜;钟丁华;钟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拓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4N5/225;G03B17/55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12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智能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视频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红外智能球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安防行业的发展,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对夜视要求越来越高,红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监控夜视领域,尤其要求夜间隐蔽性监控。因为传统式的照明灯光经常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会影响周围的住户,而安装红外灯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但红外灯给监控技术领域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散热处理,因为红外灯大功率在开启工作时产生很大的热量,而球机内部温度的高低会影响红外灯夜视效果及其使用寿命。同时为了球机的防水、防尘效果,球机是全密封结构。现有红外智能球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采取内置风扇,用风扇把热气慢慢吹散,但对于全密封结构,此散热方式散热太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红外智能球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红外智能球的散热结构,红外智能球包括设置在外锅里面的内锅,内锅下面设有碗架,碗架上设有碗框,碗框的两侧设有前罩和后罩,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外锅散热结构、智能球自身散热结构和冷风散热结构,其中外锅散热结构是结合空气流体力学原理设计的外锅外形,利用自热风把外锅上热量快速散开,加强球机的散热效果;智能球自身散热结构是在碗框和后罩的结构上都设有的筋边,以及在前罩内口设有的加强筋,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冷风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碗架上的风扇、内锅与碗架之间空腔构成的风道腔室、外锅与内锅之间缝隙构成的进风通道和碗架与智能球之间缝隙构成的出风通道,开启风扇后形成一个强制的冷风循环,自然风经进风通道被风扇吸入到风道腔室,而后经出风通道排放掉,自然风带走外锅、内锅、碗架和智能球上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设备自身的空间,采用了多种冷却方式相结合,加强了球机冷却效果,能够满足红外智能球的散热需求,使得球机内部的温度符合红外灯的夜视要求,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3,本实用新型红外智能球包括设置在外锅1里面的内锅8,内锅8下面设有碗架9,碗架9上设有碗框3,碗框3的两侧设有前罩2和后罩4,其中散热结构包括外锅散热结构、智能球自身散热结构和冷风散热结构。外锅散热结构是结合空气流体力学原理设计的外锅外形,尤其是外锅1边缘处的弧度设计有利于自然风依附在外锅的表面往上流动,同时空气受热气流上升,加强气流在外罩表面的流动速度,利用自热风把外锅1上热量快速散开,加强了球机的散热效果。智能球自身散热结构是在碗框3和后罩4的结构上都设有的筋边341,以及在前罩2内口设有的加强筋201,碗框、前罩和后罩都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铝制材料,红外灯板5是安装在前罩2的凹槽202里面,凹槽202底面涂抹有高导热系数硅脂,可以使红外灯产生的热量快速经前罩2传导到碗框3和后罩4,加强筋201和筋边341增大了散热面积,加快了散热速度,提高了散热效果。冷风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碗架9上的风扇6、内锅8与碗架9之间空腔构成的风道腔室7、外锅1与内锅8之间缝隙构成的进风通道10和碗架9与智能球之间缝隙构成的出风通道11,开启风扇后形成一个强制的冷风循环,自然风经进风通道10被风扇6吸入到风道腔室7,而后经出风通道11排放掉,自然风可以带走外锅、内锅、碗架和智能球上的大量热量。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设备自身的空间,采用了多种冷却方式相结合,加强了球机冷却效果,能够满足红外智能球的散热需求,使得球机内部的温度符合红外灯的夜视要求。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拓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拓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球磨机用研磨棒
- 下一篇:多功能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