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心传动刮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333.6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B01D21/20;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张果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传动 刮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刮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
背景技术
刮泥机主要用于辐流式初沉,二沉池的排泥,也可用于浓缩池的排泥,是一种理想的排泥设备,最常见的则为周边传动刮泥机,收集池底沉降的污泥,并把其刮入池底中央的污泥坑,以便外派,同时把漂浮在水面的浮渣刮进出渣斗。主要应用于钢铁、冶金、矿山、水处理等行业。但是现有的刮泥机的刮泥效果不够好,同时耗能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具有刮泥效果好,耗能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包括电控箱、驱动装置、刮泥装置、堰板、工作桥和中心垂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工作桥的中心;所述电控箱与驱动装置电相连;所述刮泥装置和所述堰板都位于所述工作桥的下方,并且所述刮泥装置和所述堰板都以驱动装置的主轴为对称轴分布于所述中心垂架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拉杆和刮泥板;所述拉杆对称分布于所述中心垂架的两侧;所述刮泥板通过拉杆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主轴相连。
可选的,所述中心垂架成笼式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与所述电控箱电相连。
可选的,所述电控箱连接有电脑。
可选的,所述电控箱与所述电脑有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控箱与所述电脑无线连接。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装置调整至中心位置,同时,刮泥装置以工作桥的中心对称分布于所述中心垂架的两侧。由于驱动装置调整至中心位置,当所述驱动装置启动运行后,则中心垂架以及刮泥装置中的拉杆一起围绕着沉淀池的中心旋转,也就带动所述刮泥板开始刮泥的工作,所述堰板开始排水工作。由于将驱动装置转移到中心位置,使得耗能降低,同时,对于刮泥的效果也有所提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心传动刮泥机,包括电控箱1、驱动装置2、刮泥装置、堰板4、工作桥5和中心垂架6;所述驱动装置2位于所述工作桥5的中心,用来提供所述刮泥装置运转的动力;所述电控箱1与驱动装置2电相连,控制驱动装置2的开启以及所述中心传动刮泥板的整个工作过程;所述刮泥装置和所述堰板4都位于所述工作桥5的下方,并且所述刮泥装置和所述堰板4都以驱动装置的主轴21为对称轴分布于所述中心垂架6的两侧。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拉杆31和刮泥板32;所述拉杆31对称分布于所述中心垂架6的两侧;所述刮泥板32通过拉杆31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主轴21相连。所述中心垂架6成笼式结构。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心传动刮泥机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流量调节装置与所述电控箱1电相连,用来根据实际工艺要求调整排泥量。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箱1连接有电脑(图中未画出)。所述电脑与所述电控箱1可以通过电缆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用来实时监控所述格栅除污机的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PLC控制多个中心传动刮泥机的工作,实现智能化的控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