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时可视化鱼类耳石电动研磨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9179.2 | 申请日: | 2012-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跃;刘家寿;张堂林;叶少文;李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峰 |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时 可视化 鱼类 耳石 电动 研磨 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耳石电动研磨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即时可视化鱼类耳石电动研磨磨具。适用于鱼类年龄鉴定研究过程中对鱼类耳石整体或切片、骨骼或鳍条切片的精细加工打磨。
背景技术
耳石研究是鱼类生长和早期生活史研究的重要手段。鱼类耳石的形态、大小、功能和微结构特征随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不仅可以作为鱼类分类鉴别的特征之一,而且可以作为年龄鉴定和生长分析的重要材料,在鱼类早期日龄的鉴定、早期生长的评估、以及孵化期和产卵期的研究中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鱼类年龄鉴定和生长评估中,通常需要对耳石进行切割或研磨处理,以使得耳石的微结构能够清晰完整的呈现在研究者面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将耳石准确的研磨至耳石中心点。超过或未达到耳石中心的研磨均不能视作有效研磨,由此获得的数据也被视为不准确的。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对耳石的研磨通常是由熟练的研究人员手工打磨耳石,整个过程既耗时又费力,且由于大部分鱼类耳石较小,对研究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研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研磨不足或过多、甚至因力度掌握不好导致耳石破碎的情况。研磨不足的耳石需要返工,继续打磨至耳石中心出现;而耳石研磨过多甚至破碎将造成整个耳石样本的报废,对于一些数量稀少鱼类的耳石研究,耳石样本的报废将意味着整个研究的失败。此外,长时间机械枯燥的研磨动作也给研究人员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困扰,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研究的效率和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鱼类耳石电动研磨用具,其操作简单、快捷,研磨精度高,研磨进度即时可视,能够匹配多种型号显微镜平台,解决了鱼类年龄鉴定过程中样品处理效率低、精度差的技术难题,能够显著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时可视化鱼类耳石电动研磨磨具,它由主支架、调整螺栓、升降臂、固定螺栓、固定夹、玻片架、载玻片、耳石、砂轮、马达组成。其连接关系及作用是:
所述主支架、固定夹、玻片架为一个整体,使用铁基材料整体制造(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均可制备)。所述主支架侧面带有滑道,所述升降臂通过扣件契合于滑道中,滑道内侧有齿,扣件上装有调整螺栓,通过调整螺栓与滑道内侧齿之间力的传递作用控制升降臂以实现升降运动。
所述马达直接通过焊接或热融方式固定于升降臂上,所述砂轮通过焊接在马达中轴上的夹片固定于马达上,通过升降臂的升降运动实现砂轮对研磨样品(如耳石)的接近与远离。
所述砂轮由金属轮基表面粘贴不同型号的砂纸制成,以满足不同大小耳石的打磨要求。砂轮形状为近似“口”字型,即将圆形砂轮切掉上下两个圆弧构成。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特点,当砂轮运转之时,待磨耳石将交替出现无遮挡的非研磨状态和被砂轮遮挡的研磨状态,借助人视网膜的视觉暂留特点,在操作者的视觉中造成即时可视耳石研磨程度的效果,使操作者对耳石的研磨进度做出准确的判断。
所述固定夹为铁基结构,直接与所述主支架和所述玻片架相连,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固定夹规格与绝大部分显微镜的载物台规格相匹配,可以较好的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将载玻片承托并固定在显微镜物镜下方,保证整体坚固,能承受一定的力量传导作用,使操作者可以随时通过显微镜检查载玻片上的耳石研磨情况。
所述玻片架高度与砂轮高度相匹配,若高度过低将导致砂轮摩擦显微镜载物台,过高则超过显微镜聚焦范围,无法清晰观察研磨进度。
所述的耳石与载玻片使用热熔胶粘接在一起,由所述的玻片架承托固定。
所述的连接后的固定夹、主支架、玻片架、载玻片和耳石位置均为固定的,可保证耳石在研磨的时候不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耳石研磨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耳石研磨过程即时可见,使操作者准确掌握研磨进度,控制研磨速度;
2)耳石研磨均匀,研磨面平整;
3)耳石核心研磨准确,不会出现研磨不足或过度的情况;
4)研磨效率高,较手动研磨节约5080%的时间,大幅提升研究效率;
5)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极少出现磨歪、磨过、磨碎等失败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即时可视化鱼类耳石电动研磨磨具的结构示意图。
1-主支架;2-调整螺栓;3-升降臂;4-固定螺栓;5-固定夹;6-玻片架;7-载玻片;8-耳石;9-砂轮;10-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磨削金刚笔旋转修整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C9加氢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