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歇式球磨机的排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004.1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兴;陆杰玲;李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国钊;李德魁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歇 球磨机 排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球磨机工作运转中的排气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厂使用的间歇式球磨机,其筒体为卧式结构,该筒体为一密闭容器在连续旋转过程中会产生的高压气体,需要定期进行排气泄压。现有的间歇式球磨机筒体均是在球磨机静止状态下排气,这种排气方式,必须在球磨机停止运转后进行,无形中延长了球磨机一个工作周期的时长,降低了球磨效率。另外,在现行采用新球磨工艺后,传统的排气方式,难以实现球磨机在工作状态的二次进料,无法满足新球磨工艺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在筒体运转过程中的排气装置,及时将正在旋转的筒体内气体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实现间歇式球磨机筒体运转过程中稳定排气的排气机构,其符合满足新球磨工艺要求,能实现球磨机在工作状态的二次进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歇式球磨机的排气机构,其包括:
排气阀,安装球磨机筒体的排气口上,其具有一弹性回复阀芯,其下端为阀芯头,上端为伸出球磨机筒体外的阀芯压柄;
触压板,其通过支架安装在球磨机筒体上部的球磨机机架上,且该触压板处于阀芯压柄上端部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运动轨迹干涉位置。
进一步,所述排气阀包括:阀座,其固定在球磨机筒体的排气口上,其内部设有一锥形腔与阀芯头配合排气和密封,所述锥形腔周围分布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道;自润滑轴套,其设于阀座的上部,其内部为润滑套腔,该润滑套腔与阀芯压柄配合润滑和定位,自润滑轴套可以使阀芯压柄顺滑地做往复运动,减少阀芯压柄与阀座的磨损,增加弹性回复阀芯使用寿命;调节垫圈,其设于阀芯压柄上部;压簧,其设于自润滑轴套与调节垫圈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垫圈为螺旋调节垫圈,该调节垫圈可以灵活调节压簧的预压缩量,调节弹簧的安装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压柄的顶部设有缓冲耐磨触头;或者,所述阀芯压柄的顶部设有缓冲滑轮触头。
作为优选,所述阀座通过一橡胶护套安装在球磨机筒体的排气口上,以保护排气口免受球磨机筒体内滚落的球石对排气口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触压板的触压下端面为一下拱弧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能实现间歇式球磨机筒体运转过程中稳定排气,其符合满足新球磨工艺要求,实现球磨机在工作状态的二次进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间歇式球磨机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间歇式球磨机排气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歇式球磨机排气机构,包括排气阀1和触压板2,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排气阀1安装球磨机筒体4的排气口上,其包括阀座11、弹性回复阀芯12、自润滑轴套13、调节垫圈14及压簧15,具体为:
所述弹性回复阀芯12下端为阀芯头121,该阀芯头121具有一锥面密封套,所述弹性回复阀芯12上端为伸出球磨机筒体4外的阀芯压柄122。所述阀座11固定在球磨机筒体4的排气口上,其内部设有一锥形腔与阀芯头121配合排气和密封,所述锥形腔周围分布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道111。所述自润滑轴套13设于阀座11的上部,其内部为润滑套腔,该润滑套腔与阀芯压柄122配合润滑和定位,自润滑轴套13可以使阀芯压柄122顺滑地做往复运动,减少阀芯压柄122与阀座11的磨损,增加弹性回复阀芯12使用寿命;调节垫圈14设于阀芯压柄122上部,具体为:所述调节垫圈14为螺旋调节垫圈,其与阀芯压柄122通过螺纹连接,该调节垫圈可以灵活调节压簧15的预压缩量,调节压簧15的安装预压力。所述压簧15设于自润滑轴套与调节垫圈14之间,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给弹性回复阀芯12。
进一步,所述阀芯压柄122的顶部设有触头16,该触头为缓冲耐磨触头或为缓冲滑轮触头。所述阀座11通过一橡胶护套17安装在球磨机筒体4的排气口上,以保护排气口免受球磨机筒体4内滚落的球石对排气口的磨损。
所述触压板2通过支架3安装在球磨机筒体4上部的球磨机机架5上,且该触压板2处于阀芯压柄12上端部随球磨机筒体4运动的运动轨迹干涉位置,进一步,所述触压板2的触压下端面为一下拱弧面。
以下通过具体应用原理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