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主起升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8777.8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壮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2 | 分类号: | B66D1/2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 机主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由平行级定轴轮系与多级行星周转轮系相结合传动的起重机主起升减速器。
背景技术
起重机在钢厂、水电站、焦化等行业都有广泛运用,作为一种空中设备,其尺寸和重量限制非常严格,尤其是安装在厂房内部的起重机设备。
目前,起重机的主起升减速器一般为平行级定轴轮系传动结构(如图1所示)。对于一些起重吨位大、运行速度低的起重机来说,减速器额定载荷、速比都较大,导致其外形尺寸和重量超出标准要求。为了使减速机满足承载安全性及速比要求,往往增大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和重量,使整车高度和重量增加,从而导致厂房高度、承载强度加大,同时增加了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起重机主起升减速器,解决现有单纯平行轴传动减速器外形尺寸大和质量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起重机主起升减速器,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平行级定轴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级定轴轮系的输出轴,将扭矩传递到由1号太阳轮、1号行星轮、1号内齿圈、1号行星架、2号内齿圈、2号行星轮、2号太阳轮和2号行星架组成的行星周转轮系的输入轴,通过两级行星齿轮传动,再由二号行星架输出到卷筒。
所述行星周转轮系的传动:由一号太阳轮与一号行星轮啮合,一号行星轮与一号内齿圈啮合,一号内齿圈固定;再由一号行星架输出到下一级行星传动的输入端二号太阳轮,二号太阳轮与二号行星轮啮合,二号行星轮与二号内齿圈啮合,二号内齿圈固定;最后由二号行星架通过卷筒联轴器输出到卷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发挥行星齿轮传动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及工作平稳的优点,通过平行级定轴轮系和多级行星周转轮系传动相结合,在满足起升机构空间布置的条件下,可以减小电机输入和卷筒输出中心距a的尺寸,相应地减小了减速器外形尺寸及重量,从而减小起重机整车尺寸和重量,有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平行轴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三级平行轴传动和两级行星传动组合为例:
如图2、3所示,一种起重机主起升减速器,包括:电机1,由电机1驱动的平行级定轴轮系2,所述平行级定轴轮系2的输出轴将扭矩传递到由1号太阳轮31、1号行星轮32、1号内齿圈33、1号行星架34、2号内齿圈35、2号行星轮36、2号太阳轮37和2号行星架38组成的行星周转轮系3输入端,通过两级行星齿轮传动,再由二号行星架38输出到卷筒4。
所述行星周转轮系3的传动:由一号太阳轮31与一号行星轮32啮合,一号行星轮32与一号内齿圈33啮合,一号内齿圈33固定;再由一号行星架34输出到下一级行星传动的输入端二号太阳轮37,二号太阳轮37与二号行星轮36啮合,二号行星轮36与二号内齿圈35啮合,二号内齿圈35固定;最后由二号行星架38通过卷筒联轴器输出到卷筒4,实现起重机起升机构的升降。
平行级传动输入输出中心距a,根据电机、卷筒及其它设备的空间布置来确定,根据中心距a来确定平行级定轴轮系传动的级数和能达到的速比和输出扭矩,而后根据减速机所需承载的扭矩及速比要求,来确定行星周转轮系所需的级数。该种结构可以根据输出扭矩、速比、外形尺寸及重量要求,对平行级传动级数和行星级数进行组合。通过平行级定轴轮系和行星周转轮系传动的合理结合,在满足减速器承载要求,速比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外形尺寸和重量的有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8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检测设备的四连杆举升机构
- 下一篇:空气预热器管箱翻转吊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