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能住宅自循环恒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8635.1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苏彬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彬诚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住宅 循环 恒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室温的加热和制冷的恒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蓄能住宅自循环恒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的空气调节已经开始应用太阳能及蓄能空调来调节住宅室温,即在住宅下面建蓄能水池利用太阳能供热蓄能,来达到给房间供热的效果。但这样有几个问题不能解决:1、不能向住宅房间供冷;2、难以向两层以上的多个房间供热;3、蓄能水池建在地下,建筑难度大,造价高。4、蓄能水池中的热水需使用水泵进行放热循环,水泵耗费一定的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住宅自循环恒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温度调节模式单一、需要使用动力设备以及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蓄能住宅自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有温度调节系统和自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蓄能槽、供热调节系统和供冷调节系统;
所述蓄能槽包括房屋的立面墙,上布水装置、下布水装置分别装于蓄能槽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供热调节系统依次连接有热源装置、第一蓄热阀门、蓄能槽下部、下布水装置、制热盘管、制热驱动立管、供热阀门、蓄能槽上部、上布水装置、第二蓄热阀门并回连热源装置;
所述供冷调节系统依次连接有冷源装置、第一蓄冷阀门、蓄能槽上部、上布水装置、制冷盘管、制冷驱动立管、供冷阀门、蓄能槽下部、下布水装置、第二蓄冷阀门并回连冷源装置;
所述自循环驱动系统包括竖立安装于室内的制热驱动立管和制冷驱动立管。
所述制热驱动立管和制冷驱动立管可以是直管或盘管。
冬天蓄热时,打开第一和第二蓄热阀门,关闭第一和第二蓄冷阀门以及供冷阀门,蓄热系统投入工作,热源装置提供的热水通过上布水装置输送到蓄能槽,蓄能槽内的冷水通过下布水装置循环到热源装置进行加热,当蓄能槽内的热水蓄满后关闭第一和第二蓄热阀门,蓄能槽蓄热工况结束。
冬天供热时,打开供热阀门,关闭第一和第二蓄冷阀门以及供冷阀门,供热调节系统投入工作,蓄能槽通过下布水装置进入制热驱动立管,此时竖立安装于室内的制热驱动立管受室外低温的作用,立管内的水温下降,水的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进入房间下方的制热盘管向房间供热,使供热调节系统中的水进入自循环状态。
夏天蓄冷时,打开第一和第二蓄冷阀门,关闭第一和第二蓄热阀门以及供热阀门,蓄冷系统投入工作,泠源装置提供的冷水通过下布水装置输送到蓄能槽,蓄能槽内的热水通过上布水装置循环到冷源装置进行降温,当蓄能槽内的冷水蓄满后关闭第一和第二蓄冷阀门,蓄能槽蓄冷工况结束。
夏天供冷时,打开供冷阀门,关闭第一和第二蓄热阀门以及供热阀门,供冷调节系统投入工作,蓄能槽通过下布水装置进入制冷驱动立管,此时竖立安装于室内的制冷驱动立管受室外高温的作用,立管内的水温上升,水的密度减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进入房间上方的制冷盘管向房间供冷,使供冷调节系统中的水进入自循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蓄能住宅自循环恒温系统不但可以制热,而且可以制冷,并能同时向多个楼层的多个房间均匀供冷供热。利用水的温差与密度的不同,在管道内自然循环,不需要安装盘管循环水泵,节约能源,应用成本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建设容易、成本较低,利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热源装置、3为制热盘管、4为蓄能槽、41为房屋的立面墙、5为制冷驱动立管、6为冷源装置、7为制冷盘管、8为制热驱动立管、21、22、23为房间、51为上布水装置、52为下布水装置、11为第一蓄热阀门、12为第二蓄热阀门、13为供热阀门、61为第一蓄冷阀门、62为第二蓄冷阀门、63为供冷阀门、71为第二供冷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蓄能住宅自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有温度调节系统和自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蓄能槽4、供热调节系统和供冷调节系统;
所述蓄能槽4包括房屋的立面墙41;
上布水装置51、下布水装置52分别装于蓄能槽4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供热调节系统依次连接有热源装置1、第一蓄热阀门11、蓄能槽4下部、下布水装置52、制热盘管3、制热驱动立管8、供热阀门13、蓄能槽4上部、上布水装置51、第二蓄热阀门12并回连热源装置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彬诚,未经苏彬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8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装置
- 下一篇:新型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