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日光温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8580.4 | 申请日: | 2012-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信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2;A01G9/24;A01M29/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日光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用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目光温室。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是利用日光能源节约其它资源燃料,是节能型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是一种特别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室类型。在室内一般不需加热,便可在寒冷的季节,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其特点是保温好、节约能源,适合我国北部设施农业使用。普通土型温室造价低,但占地面积大。
目前常用的日光温室的结构大多采用:在温室的骨架上采用单层的塑料膜制成塑料温室,温室顶部用草毡等为外覆盖物保温。其不足之处在于:1.棚膜使用寿命短,普通的覆盖材料与薄膜每天磨损,遇到雨天保温材料极易受到雨水、沙尘等自然物的侵害,常需要修补更换,费时费力。2.架设不便,而且稳固性不高。3.保温效果不好,由于棚膜每天磨损,使薄膜光照强度对棚内植物光照不够,使用时间还需要进行人工补温,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架设方便的轻型日光温室。
一种轻型日光温室,建设方位为坐北朝南,由一组平行的拱形架上覆膜形成坡面,所述拱形架的一端固定在北墙上,另一端固定于南面,所构成的其余两面分别设有东、西墙;
所述北墙的材质为泡沫夹心板,其上开设若干个窗体,所述北墙通过平行间隙排列的水泥柱及架设在相邻水泥柱之间的连接杆支撑固定,
所述东、西墙上分别开设有门,所述门之间、在轻型日光温室内构成一可让人进出的通道,
所述覆设在拱形架上的膜,包括外膜及内膜,所述外膜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防虫网,所述内膜上覆盖有保温被,所述外膜、内膜及保温被的一端分别设有卷帘器。
所述轻型日光温室东、西、北三方底部对称设有砖混结构作为基础,该砖混结构的最佳高度为50cm。
所述拱形架上与北墙通过钢管接头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保温被的材质为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外膜、内膜及保温被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保温效果,而且外膜的设置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其上所开设的防虫网同时能够起到防虫、通风的功能;各个墙体的设计保证了使用时的稳定程度,使得保温、采光更加合理,建设成本是传统温室大棚的一半,真正起到降本增效、降能减耗作用,对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北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东、西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砖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型日光温室,建设方位为坐北朝南,由一组平行的拱形架上1覆膜2形成坡面,所述拱形架1的一端固定在北墙3上,另一端固定于南面,所构成的其余两面分别设有东、西墙4。
参见图2,所述北墙3的材质为泡沫夹心板,其上开设若干个窗体3a,所述北墙3通过平行间隙排列的水泥柱3b及架设在相邻水泥柱之间的连接杆3c支撑固定。
参见图3,所述东、西墙4上分别开设有门4a,所述门4a之间、在日光温室内构成一产品进出通道。
所述覆设在拱形架1上的膜2,包括外膜2a及内膜2b,该内膜2b上覆盖有采用无纺布制成的保温被,所述外膜2a上开设有通风口2a-1,所述通风口2a-1上设有防虫网,该外膜可同时起到在恶劣环境中,保护内膜的功能;所述外膜2a、内膜2b及保温被的一端分别设有卷帘器5,该卷帘器5可通过人工、机器等进行控制,方便外膜2a及保温被的卷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4,所述轻型日光温室东、西、北三方底部设有砖混结构6作为基础,该砖混结构6的最佳高度为50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拱形架上1与北墙3通过钢管接头进行连接固定,此类设计方便了温室的架设及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信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信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8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