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紊流套及紊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8432.2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0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鸿;熊坚;马志勇;童镇;刘炜;李新林;孙长城;王任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紊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紊流套及紊流管,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棒材水冷装置中的紊流套和紊流管。
背景技术
棒材的水冷装置是对于轧制后的高温棒、线材进行强制冷却和在线热处理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棒材热轧后在奥氏体状态下快速冷却,棒材表面淬成马氏体,随后由其心部放出余热进行自回火,提高棒、线材的强度和塑性,改善韧性,从而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棒材的水冷装置主要包括预水冷装置和穿水冷却装置,其中,预水冷装置位于中轧机组后、精轧机组前,穿水冷装置位于精轧机组后,分段剪前。
棒材的水冷装置中的关键部件为水冷单元,水冷单元通常包括水冷喷嘴和连接在水冷喷嘴后的紊流管。轧件由水冷喷嘴进入紊流管内进行冷却时,因为冷却水的热容大,局部的冷却水温度升高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的其他部分,冷却水在紊流管内的流动状态将直接影响轧件与冷却介质的热交换强度;另外,轧件离开水冷喷嘴进入紊流管冷却后,在轧件表面会再一次形成涡核(隔热保护蒸汽膜),轧件表面的一层涡核处于负压,紧紧包裹在轧件表面,导致接近轧件的冷却水速度减小,而影响冷却强度。紊流套是构成紊流管的核心部件,紊流套的结构决定了冷却水在冷却管内的流动状态;同时,为了强化冷却,就要减少涡核厚度,紊流套的结构是解决涡流厚度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的紊流套具有一沿轴向贯通的贯穿孔,该贯穿孔一端具有锥形收缩口,另一端具有锥形扩张口,在锥形收缩口和锥形扩张口之间形成喉部。多段紊流套串联于冷却导管内形成紊流管,每段紊流套的锥形收缩口与相邻的紊流套的锥形扩张口对接配合,多段紊流套的贯穿孔串联而成内径呈周期性变化的贯通通道。冷却水从紊流管中通过时,由于紊流管的变内径结构特点,使冷却水具有紊流状态,冷却水除沿轴向流动外,由于截面变化,造成压力的变化,在轧材的垂直表面形成剧烈的搅动,冷却水的各个质点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或撞击热态线材的表面,冲击其表面的蒸汽膜,并将其中的高温质点挤走,充分地进行热交换,从而获得良好冷却效率。但是,目前用于棒材水冷中的紊流套通常其锥形收缩口与锥形扩张口之间的喉部极短,从而冷却水流体从锥形收缩口直接进入锥形扩张口,流体紊流程度高,换热系数铰大,但是预水冷轧件由于规格较大,不希望太高的换热系数,否则轧件沿断面方向的温度梯度太大,会影响轧件进入精轧机组的轧制,同时,这种结构的紊流管水冷强度大,易产生马氏体等不良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紊流管所存在的由于喉部极短而导致的冷却水紊流程度过高、换热系数大、冷却强度高、温度梯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紊流套及由该紊流套构成的紊流管,其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紊流套,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一端为锥形收缩口,另一端为锥形扩张口,所述锥形收缩口和所述锥形扩张口之间形成喉部,所述喉部为沿所述紊流套的轴向延伸的等径喉管,所述等径喉管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组泄压孔,每组泄压孔包括沿所述等径喉管周向呈放射状分布的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等径喉管的内壁上具有多组所述泄压孔,且多组所述泄压孔沿所述等径喉管的轴向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收缩口的收缩角度为20°~23°,所述锥形扩张口的扩张角度为20°~23°。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收缩口的收缩角度和所述锥形扩张口的扩张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紊流套的两端分别固连有用于将多段所述紊流套串联时进行径向定位以及轴向定位的定位法兰,所述定位法兰为圆盘式结构,其端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定位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法兰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所述定位法兰的轴向贯通的多个沟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紊流管,包括:冷却导管;以及,串联于所述冷却导管内的多段本实用新型的紊流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8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连轧生产线及其层流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封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