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8014.3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41200 四川省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净水器 | ||
1. 一体化净水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1)、反应室(2)、沉淀室(3)、过滤室(4)和出水管(5),反应室(2)下部设有放空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3)分别与反应室(2)和过滤室(4)连接构成整体,进水管(1)的出口位于反应室(2)内且连接有自旋喷头(7),反应室(2)通过布水装置(8)与沉淀室(3)连通,沉淀室(3)底部设有排泥装置(9),沉淀室(3)上部设有粗细颗粒分离装置(10),沉淀室(3)通过配水装置(11)与过滤室(4)连通,过滤室(4)内还通过虹吸管(12)与外部连通,虹吸管(12)上设有电控阀(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4)由滤仓盖板(42)分隔为上部的清水仓(41)和下部的滤仓(43),滤仓(43)下部设有滤板(45),该滤板(45)上设有过滤填充层(44),滤仓(43)底部与清水仓(41)连通,配水装置(11)与滤仓(43)连通,虹吸管(12)通过滤仓盖板(42)与滤仓(43)连通,出水管(5)与清水仓(41)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2)下部为斗状,放空管(6)连接于斗状斜面的下部,反应室(2)上部还设有排气管(1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喷头(7)包括连接进水管(1)出口的进水接口(71),三根以上均连接于进水接口(71)并以进水接口(71)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喷管(72),以及连接于每根喷管(72)一端的弯头(7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8)主要由连接于沉淀室(3)下部侧壁的布水下管(82)、在布水下管(82)上平行分布的布水支管(83)、连接布水下管(82)与反应室(2)上部的布水上管(81)组成,在布水支管(83)上设有布水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装置(9)包括设置于沉淀室(3)底部的排泥斗(91),连接于排泥斗(91)底部的吸泥管(92),以及将吸泥管(92)与外部连通的排泥管(93);吸泥管(92)上设有排泥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细颗粒分离装置(10)包括与沉淀室(3)固定连接的沉降支架(101)和设置在沉降支架(101)上斜向密集排列的沉降板(10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3)下部为两侧斜板构成的楔形,两侧的斜板与排泥斗(91)的侧面形成同一斜面,沉降板(102)上部的沉淀室(3)侧壁上设有与配水装置(11)连通的集水器(15),集水器(15)上设有一个以上集水槽与沉淀室(3)连通;沉淀室(3)的顶部还设有溢流管(16)。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装置(11)主要由与集水器(15)连通的配水斗(111)、连接于滤仓(43)侧壁的配水支管(113)、连通配水支管(113)与配水斗(111)的配水总管(112)组成,配水支管(113)上设有配水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93)、放空管(6)上均设有电控阀(13);所述反应室(2)、沉淀室(3)、过滤室(4)上还均设有人孔(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未经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80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