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天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7514.5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浦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小忠 |
主分类号: | B60J10/10 | 分类号: | B60J10/10;B60R13/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232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天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的天窗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因具有改善车内空气环流,快捷消除雾气及快速降温节约能耗的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车型所采用。一般来说,汽车天窗由玻璃总成、手动开启机构、框架组成,手动开启机构由与玻璃总成固定连接的把手及与玻璃总成连接的沿滑轨来回运动的滑动机构组成,玻璃总成与框架之间在关闭状态下通过密封条密封。由于现有汽车天窗结构不具备排水功能,汽车在雨天行驶时,雨水往往会渗漏到汽车内部,大大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为此,很多人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45882.5 汽车天窗内饰框,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内饰框,包括天窗内饰框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天窗孔,天窗内饰框本体用于朝向车身顶部钣金件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围绕于天窗孔的外侧。此实用新型可与车身顶部钣金件实现良好的密封,防止车外水滴或其他液体进入车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017822.1 汽车天窗后排水器与天窗玻璃滑槽的安装结构。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后排水器与天窗玻璃滑槽的安装结构,包括天窗后排水器和天窗玻璃滑槽,天窗后排水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卡接器,天窗玻璃滑槽内开设有卡接空,天窗后排水器通过卡接器与卡接孔的卡接安装在天窗玻璃滑槽上。此发明安装简单,并节省空间。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17398.8 一种汽车天窗的新型框架,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的新型框架,包括滑轨和框架横梁,在框架上设置有排水托架,在框架上朝外的一侧设置带有排水槽的排水装置,采用此实用新型,在雨天,汽车总成与框架间密封,雨水会沿着水槽经出水口从软管通向车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排水功能,密封性能良好,可以避免雨水及其他液体通过天窗进入汽车内部的汽车天窗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天窗结构,包括天窗框架,所述天窗框架上设置有内层皮条卡槽和外层皮条卡槽,内、外层皮条卡槽间设置有储水槽;其中所述内层皮条卡槽中固定有内层密封皮条,所述外层皮条卡槽中固定有外层密封皮条,内、外层密封皮条间的空隙与储水槽相通;所述储水槽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处安装有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安装在汽车顶棚与内饰件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天窗框架上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遇到雨天时,雨水沿着外层密封皮条和天窗玻璃的缝隙渗透进来的话,会沿着外层密封皮条的弧度下滑到内、外层密封皮条间的空隙,进入储水槽,在经由排水孔及排水管排出,密封性能优良,可有效地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通过天窗竟如汽车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天窗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天窗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天窗结构未安装密封皮条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天窗框架;2-排水孔;3-排水管;4-外层皮条卡槽;5-内层皮条卡槽;6-外层密封皮条;7-内层密封皮条;8-储水槽;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从附图1到图3可以看出,一种汽车天窗结构,包括天窗框架1,所述天窗框架1上设置有内层皮条卡槽5和外层皮条卡槽4,内、外层皮条卡槽间设置有储水槽8;其中所述内层皮条卡槽中固定有内层密封皮条7,所述外层皮条卡槽中固定有外层密封皮条6,内、外层密封皮条间的空隙与储水槽8相通;储水槽8的下端分别设置有4个排水孔2,每个排水孔2处都安装有排水管3。天窗框架1上设置有安装孔9。排水管3安装在汽车顶棚与内饰件之间的间隙中。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遇到雨天时,雨水沿着外层密封皮条4和天窗玻璃的缝隙渗透进来的话,会沿着外层密封皮条4的弧度下滑到内、外层密封皮条间的空隙,进入储水槽8,在经由排水孔2及排水管3排出,密封性能优良,可有效地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通过天窗竟如汽车内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的想到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小忠,未经浦小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7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集热式采暖装置
- 下一篇:纳米热能地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