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废水中铜、铬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7067.3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洁(石狮)中水回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2;C02F1/44;C02F101/20;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7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水中 回收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水中铜、铬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而环保工作始终无法跟上紧急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
现有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有的采用分流铜、铬重金属废水,传统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该种方法不但无法对金属进行回收,而且化学沉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淤泥,不符合环保要求。为了使废水能够有效的利用,出现了利用树脂吸附的方法,此方法虽然可以回收废水中的铜、铬金属,但废水中的杂质及钠离子太多,如果回用镀槽利用,会导致镀液中的杂质及钠离子越来越高,难以达到回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废水中铜、铬回收处理系统,包括铜废水收集池、铬废水收集池、铜离子交换系统、铬离子交换系统,所述铜废水收集池、铬废水收集池中的废水分别通入铜离子交换系统、铬离子交换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渗透处理系统,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 含钠桶、增压泵、高压泵、RO膜和纯水桶,所述铜离子交换系统和铬离子交换系统的出水口与含钠桶的进水口连通,含钠桶的出水口依次与增压泵、高压泵与RO膜的进水口连通,RO膜设有两条出路,第一出路与纯水桶连通用于将透过的纯水送入纯水桶中,第二出路与含钠桶连通形成用于将溶液送回含钠桶中的循环回路。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交换系统包括铜离子吸附罐、配药箱、循环泵,配药箱通过循环泵、管路和管路阀门与铜离子吸附罐连通。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铬离子交换系统包括铬离子吸附罐、配药箱、循环泵,配药箱通过循环泵、管路和管路阀门与铬离子吸附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配药箱包括碱液桶、纯水桶、酸液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废水中铜、铬回收处理系统,分别通过铜离子交换系统、铬离子交换系统将电镀废水中的铜、铬离子回收处理,被离子交换系统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反渗透系统进一步的处理以达到可回收利用标准,符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社会需求,同时减少了企业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电镀废水中铜、铬回收处理系统,包括铜废水收集池1、铜离子交换系统2、铬废水收集池3、铬离子交换系统4、反渗透处理系统5;
铜离子交换系统2包括铜离子吸附罐21、配药箱22、循环泵23,配药箱包括碱液桶221、纯水桶222、酸液桶223,所述碱液桶221、纯水桶222、酸液桶223分别通过循环泵23、管路和管路阀门与铜离子吸附罐21连通,铜废水收集池1通过原水泵11与铜离子吸附罐21的进水口连通;
铬离子交换系统4包括铬离子吸附罐41、配药箱42、循环泵43,配药箱包括碱液桶421、纯水桶422、酸液桶423,所述碱液桶421、纯水桶422、酸液桶423分别通过循环泵43、管路和管路阀门与铬离子吸附罐41连通,铬废水收集池3通过原水泵31与铬离子吸附罐41的进水口连通;
反渗透处理系统5包括含钠桶51、增压泵52、高压泵53、RO膜54和纯水桶55,铜离子吸附罐21、铬离子吸附罐41的出水口与含钠桶51的进水口连通,含钠桶51的出水口依次与增压泵52、高压泵53、RO膜54的进水口连通,RO膜设有两条出路,第一出路与纯水桶55连通用于将透过的纯水送入纯水桶55中,第二出路与含钠桶51连通形成用于将溶液送回含钠桶51中的循环回路。
参照图1所示,该电镀废水中铜、铬回收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洁(石狮)中水回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洁(石狮)中水回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7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于主脊波导一侧的多孔脊波导定向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样品取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