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燃锅炉用炉内惯性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7036.8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成志建;张建春;鞠华鹏;林毅生;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用炉内 惯性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燃锅炉用炉内惯性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层燃锅炉存在不需要复杂的制粉系统,投资省、运行易等优点,而炉内除尘技术的发展成为层燃锅炉向大容量发展的关键。目前已公开的层燃锅炉炉内除尘技术多为旋风分离除尘,其结构复杂、安装复杂、投资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层燃锅炉用炉内惯性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层燃锅炉用炉内惯性除尘装置,包括挡板、支撑、后护板、烟尘分离器;所述挡板、后护板与烟尘分离器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挡板和烟尘分离器长度相等,为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腰;所述的后护板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位置,且后护板竖直布置;所述挡板在上,烟尘分离器在下,挡板向下倾斜,其一端与后护板连接,另一端与烟尘分离器连接,烟尘分离器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后护板连接;支撑布置在挡板与后护板间。
所述烟尘分离器由两根槽钢和若干根扁钢焊接而成,两根槽钢平行,扁钢平行排列位于两根槽钢之间,且垂直于槽钢,槽钢中心线和扁钢中心线的夹角为α。
所述的槽钢中心线和扁钢中心线的夹角α在30°~45°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惯性分离的原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投资少、除尘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尘分离器示意图。
图中:1—挡板;2—支撑;3—后护板;4—烟尘分离器;5—扁钢;6—槽钢;7—槽钢中心线;8—偏钢中心线;α—槽钢中心线和扁钢中心线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层燃锅炉用炉内惯性除尘装置,包括挡板1、支撑2、后护板3、烟尘分离器4;所述挡板1、后护板3与烟尘分离器4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挡板1和烟尘分离器4长度相等,为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腰;所述的后护板3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位置,且后护板3竖直布置;所述挡板1在上,烟尘分离器4在下,挡板1向下倾斜,其一端与后护板3连接,另一端与烟尘分离器4连接,烟尘分离器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后护板连接;支撑2布置在挡板与后护板间。
如图2所示,所述烟尘分离器由两根槽钢6和若干根扁钢5焊接而成,两根槽钢6平行,扁钢5平行排列位于两根槽钢之间,且垂直于槽钢,槽钢中心线7和扁钢中心线8的夹角为α。
所述的槽钢中心线7和扁钢中心线8的夹角α在30°~45°之间。
本实施例装置布置在省煤器后,空气预热器前。
扁钢布置的角度及间距与燃料的含灰特性有关,燃料含灰越高,扁钢布置的角度或间距越小。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层燃锅炉用炉内惯性除尘装置主要利用烟尘颗粒的惯性工作,适合布置在烟气下行通道且有转向处;烟尘颗粒在锅炉竖直烟道向下运动中,遇到挡板1后一部分烟尘颗粒动能减小,直接落在落灰斗内,剩余烟尘颗粒经落灰斗折返180°后向上运动,动能不断减小,碰到烟尘分离器4后落回落灰斗;落灰斗内的灰可排入炉排后部参加燃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70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分离平衡罐
- 下一篇:有色金属冶炼收尘用过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