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奶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6774.0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景雄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A61J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玻璃奶瓶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奶瓶是由PC材料和玻璃材料制成。如今PC奶瓶因含双酚A而广受质疑。双酚A简称BPA, 是一种普遍用于生产透明的聚碳酸酯(PC)塑料的化学剂,少量的双酚A容易引起肥胖,免疫系统失调,儿童性早熟以及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许多国家已经禁售含双酚A的奶瓶。此外,传统的塑料奶瓶在生产时加入了大量的抗氧化剂、增塑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对人体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塑料在高温条件下易使其中的环境激素类物质渗出并在人体的脂肪组织中累积。
传统的玻璃奶瓶没有防护措施,相当于一个裸玻璃瓶身,烫手、易破碎,假如不甚掉落具有安全隐患。
现有的玻璃奶瓶结构不能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奶瓶,实现了奶瓶的防震和防爆功能,使奶瓶免于外力挤压而发生破碎,延长了奶瓶的使用寿命,可循环使用,经济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爆奶瓶,包括:瓶体、牙盖、奶嘴以及防尘罩,所述牙盖连同所述奶嘴可拆卸的旋拧在所述瓶体的顶开口端,所述防尘罩可拆卸的卡持在所述牙盖上;
所述瓶体的底开口端连接设置包胶底座,所述包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包覆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外周的包胶层。
优选的,所述底座本体是由食品级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包胶层是由食品级软胶材料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包覆在所述底座本体外周的密封卡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本体上具有供二次注塑中软胶材料通过的注塑孔。
优选的,所述包胶层上具有多个用于起搅拌或减震作用的减震凸点。
优选的,所述瓶体的外壳的两相对开口端分别设置供所述牙盖和所述包胶底座密封连接用的卡位。
优选的,所述瓶体还包括内胆,所述内胆抵顶在所述包胶底座的所述包胶层上;
所述外壳是由食品级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内胆是由食品级高硼硅玻璃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的开口缘上设置用于空气交换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邻侧设置凸起的挤压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爆奶瓶,由于包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包覆设置在底座本体外周的包胶层,实现了奶瓶的防震和防爆功能,使奶瓶免于外力挤压而发生破碎,延长了奶瓶的使用寿命;结构合理,使用更加方便且提升了安全性能;还可取出内胆单独使用或对内胆进行更换,方便洗涤、并可以进行高温消毒,可循环使用,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奶瓶的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奶瓶的瓶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奶瓶的牙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奶瓶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奶瓶的包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奶瓶包胶底座的底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奶瓶包胶底座的包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爆奶瓶,包括:瓶体1、牙盖2、奶嘴3以及防尘罩4,所述牙盖2连同所述奶嘴3可拆卸的旋拧在所述瓶体1的顶开口端,所述防尘罩4可拆卸的卡持在所述牙盖2上;
所述瓶体1的底开口端连接设置包胶底座5,所述包胶底座5包括底座本体51和包覆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51外周的包胶层52。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瓶体1是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其具有由食品级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外壳11。外壳11的顶开口端和底开口端分别设置用于设置供牙盖2和包胶底座5密封连接用的卡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景雄,未经陈景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6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