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6240.8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龙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于淑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香机 香品束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束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操作且具束尾效果的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
背景技术
香品为传统祭拜所需的用品之一,早期必须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香的制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业界已发展出可半自动生产的制香机,其主要设有一储料筒、一挤压装置及一出料头,该储料筒内用以储存已混合粘剂的香料,该挤压装置置于该储料筒的上方,用以将已混合粘剂的香料由该储料筒的底部挤出,该出料头位于该储料筒的底部且横向设有一出料口,以将挤压出的香料经该出料口而附着于一香芯上即完成香品的制作;
然而,现有半自动制香机虽可缩短制作香品所需的时间,但现有半自动制香机的出料头的出料口呈同一内径的结构配置,因此,现有半自动制香机所制造的香品80如图7所示,该香料82附着于该香芯81上具有一明显的阶级,无法呈现如手工制作香品时,该香料可圆滑地附着于香芯上的品质,因此,现有半自动制香机确实有加以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鉴于用于现有半自动制香机在使用及制造上的不足与缺失,特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展出一种可改进现有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其可在香料附着于香芯时,提供一束尾的效果,以避免香料与香芯间产生一阶级的现象,进而达到方便操作且具束尾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其与一制香机出料头相结合且设有一束尾座、一限位筒及一驱动组,其中:
该束尾座套设于该制香机出料头的一出料口处,该束尾座在异于该出料头的一端环设有一呈渐缩状的抵靠面,且该束尾座在设置该抵靠面的一端贯穿设有多条裂缝,进而将该束尾座的一端区分成数个间隔设置的夹片;
该限位筒套设于该束尾座设有数个夹片的一端,该限位筒由靠近该出料头的内部依序设有一套设槽、一抵靠槽及一导料槽,其中该套设槽套设于该束尾座的外部,该抵靠槽呈一渐缩状的结构且与该束尾座的抵靠面形状相符且相贴靠,该抵靠槽的内径小于该套设槽的内径,该导料槽与该抵靠槽相通且贯穿该限位筒异于该束尾座的一端;以及
该驱动组与该限位筒相结合且设有至少一可使该束尾座夹片朝内变形的驱动杆。
进一步,该限位筒在其外表面固设有一结合板,且该驱动组设有两与该结合板相结合的驱动杆,使该限位筒通过两驱动杆推动的方式,使该限位筒可相对该束尾座移动,通过该抵靠槽与该抵靠面相抵靠的方式,使各夹片产生朝内的变形。
再进一步,该限位筒在其外表面径向贯穿设有至少一与该套设槽相通且与该束尾座夹片相对的穿孔,且该驱动组在该各穿孔处设有一可朝该限位筒内部移动的驱动杆,该各驱动杆可经相对应的穿孔而抵压该束尾座的其中一夹片,使该夹片产生朝内的变形。
优选地,该束尾座设有一与该出料口相固设结合的锁固环,且该束尾座在靠近该出料头一端的外表面环设有一与出料口及该锁固环相抵靠的贴靠环。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在操作时仅需通过各驱动杆相对限位筒作动的方式,即可通过抵靠槽与各夹片相抵靠挤压或驱动杆抵压夹片的方式,使该束尾座的夹片产生朝内的变形,进而对于附着于该香芯的香料产生一挤压效果,让该位于香芯上的香料产生一近似手工的束尾效果,使用上相当方便且可提供一近似手工束尾的效果,有效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且具束尾效果的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的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香机的香品束尾装置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的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7是一经现有半自动制香机所生产的香品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束尾座 11锁固环
12贴靠环 13抵靠面
14裂缝 15夹片
20限位筒 21套设槽
22抵靠槽 23导料槽
24结合板 25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龙,未经陈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62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USB接口的颜色传感多路检测系统
- 下一篇:搅拌站精确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