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挡风玻璃安装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5710.9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廉小强;陈志挺;薛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 | 分类号: | B60J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科技东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风玻璃 安装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组装领域,特别指一种挡风玻璃安装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挡风玻璃是通过胶贴于车身钣金上。实际生产中,在前挡风玻璃上安装密封条,并且涂胶后,人工装到车身上,要在玻璃的上表面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保证粘结性。如果施加的压力不当,会造成玻璃倾斜,安装不到位,又因为是采用胶贴技术,安装后无法调整,将对生产精度和生产效率带来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挡风玻璃安装定位结构,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安装不易倾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挡风玻璃安装定位结构,包括一安装于车身钣金上的挡风玻璃及复数条密封条;每所述密封条于车身钣金及所述挡风玻璃的边缘二者之间设置;所述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覆有一胶层,且该挡风玻璃通过所述胶层与车身钣金连接;所述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设有四个第一垫块,且四个所述第一垫块分别分布于该挡风玻璃的四个角落;每所述第一垫块连接于所述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与车身钣金二者之间。
较佳的,每相邻两所述第一垫块之间还设有复数个第二垫块;每所述第二垫块均连接于所述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与车身钣金二者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所述挡风玻璃的四个端点的内表面设置垫块,安装时,所述垫块在车身钣金与挡风玻璃间提供支撑,有效避免下压时受力不均造成挡风玻璃倾斜的情形。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挡风玻璃安装定位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挡风玻璃安装定位结构中挡风玻璃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挡风玻璃安装定位结构,包括一安装于车身钣金1上的挡风玻璃2及复数条密封条3;每所述密封条3于车身钣金1及所述挡风玻璃2的边缘二者之间设置;所述挡风玻璃2的内表面覆有一胶层4,且该挡风玻璃2通过所述胶层4与车身钣金1连接;所述挡风玻璃2的内表面设有四个第一垫块5,且四个所述第一垫块5分别分布于该挡风玻璃的四个角落;每所述第一垫块5连接于所述挡风玻璃2的内表面与车身钣金1二者之间。将所述第一垫块5置于所述挡风玻璃2的四个角落,让安装时的挡风玻璃2从上至下平均受力,提高安装精准度和效率。
再请参阅图1-2所示,每相邻两所述第一垫块5之间还设有复数个第二垫块51;每所述第二垫块51均连接于所述挡风玻璃2的内表面与车身钣金1二者之间。此设计当所述挡风玻璃2面积较大时,能通过更多的第二垫块51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将所述第一垫块5粘结在挡风玻璃2的内表面上的四个角落,当挡风玻璃2面积较大时,也可在挡风玻璃2的内表面上再黏上多个第二垫块51;在挡风玻璃2的内表面覆上胶层4后,安装到车身钣金1上,施加一定压力使挡风玻璃2贴合到车身钣金1上,第一、第二垫块5、51分别和车身钣金1接触,避免挡风玻璃2受力不均匀,造成挡风玻璃2倾斜,安装不到位。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5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铜生产料液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阴极沉淀泥金银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