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除尘系统用织物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4670.6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栋;赵保民;段勇宁;张国升;李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0 | 分类号: | F16L51/00;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系统 织物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法除尘系统用织物补偿器,属于管道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干法除尘系统用织物补偿器,包括圈带、密封填充物、下法兰、蒸发冷却器入口法兰、导流板、上法兰,该装置在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填充物。运行一段时间后导流板外部岩棉包裹、填充方法不得当,过于松散,补偿器轴向补偿复原后,填充压实的岩棉却无法复原,在蒸发冷却器内负压的作用下,也容易使包裹的岩棉被吸脱。
此外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导流板长时间工作在高温骤变环境最终导致的部分导流板严重变形,导流板加固筋板焊口开裂,导流板本体出现多处裂缝并存在缺损;以上诸多缺陷造成织物补偿器整体结构发生变形,织物补偿器严重损坏甚至失效。
织物补偿器的导流板、下法兰、上法兰金属结构材质1Cr18Ni9Ti,使用极限温度为700℃。而转炉烟气经汽化冷却烟道流经此处的温度大约在1000℃左右,所以原设计在材质的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因其安装位置特殊,运行工况恶劣。在使用寿命期间(原设计使用寿命为一年)内出现损坏,对其抢修极为困难,搭设抢修平台及拆装密封填充物用时10小时,对损坏部分修复14小时,整个检修过程需耗时24小时;而对织物补偿器进行整体更换,则需140小时左右,严重制约转炉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填充物脱落,密封性强,使用寿命长及更换容易的干法除尘系统用织物补偿器。
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法兰、上法兰、导流板,导流板分为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导流板一端固定在上法兰上,下导流板一端固定在下法兰上,上导流板另一端与下导流板另一端相对设置,上导流板内侧壁下部设有弧形板,上导流板内侧的焊接钩钉,下法兰上靠近下导流板位置处均布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焊接钩钉。
所述导流板、弧形板及固定板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
所述导流板、下法兰、上法兰、固定板、弧形板采用用耐高温极限温度高的材质0Cr25Ni20。
本实用新型金属材质用耐高温极限温度高的材质0Cr25Ni20(该材质的使用最高温度1300℃,连续使用温度1150℃)来代替原先的1Cr18Ni9Ti,提高织物补偿器在高温下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在原补偿器导流板的周圈增加应力释放槽。改进后,在一年内再没有出现导流板板子变形开焊和出现裂纹的情况,保证了设备在设计寿命内的正常使用,完全避免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内的非正常损坏。
补偿器原设计导流板高h=400mm,有约50mm插入蒸发冷却器内部,这种结构形式在不拆除水冷烟道或蒸发冷却器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快速更换设备,且现场作业环境和空间位置狭小、复杂,补偿器=4000mm的法兰和导流板无法倒运及安装就位。针对该问题,5、该设备按上述设计改进后,新件在上线时,没有拆除除织物补偿器外其它任何设备,仅用70小时时间就完成织物补偿器的拆安,比原设计件节省了70小时左右,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且为转炉的生产挤出了宝贵的时间。在随后使用跟踪检查发现,在使用寿命期间内,金属结构部分焊缝部分未出现开裂,导流板的板材本身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形和裂纹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圈带1、密封填充物2、下法兰3、蒸发冷却器入口法兰4、弧板5、钩钉6、导流板7,其中上法兰8,下法兰3、固定板、弧形板采用用耐高温极限温度高的材质0Cr25Ni20。导流板7分为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导流板一端固定在上法兰8上,下导流板一端固定在下法兰3上,上导流板另一端与下导流板另一端相对设置,上导流板内壁下部设有弧形板,在下法兰3上表面靠近下导流板位置处均布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钩钉6。钩钉6上挂有密封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上导流板高h1=275mm,下导流板高h2=180mm,上导流板、下导流板、弧形板及固定板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增强了密封性能,大大降低了检修成本。导流板7外部采用岩棉毡,按补偿器上法兰8、下法兰3间的尺寸将岩棉毡折叠成块状,细铁丝捆绑。挂在事先焊在上导流板内侧的焊接钩子6上,这样易于固定住岩棉条。同时改进后的这种方法能在线下就可以按安装尺寸预先包裹成条状,利于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4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海洋环境长效聚氨酯外防腐涂层的钢管
- 下一篇:铜管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