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凝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3868.2 | 申请日: | 2012-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叶雷;周健;王汉文;刘斌;刘灏;李亚周;邓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凝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电流通过待加热组织的方式向人体传递非机械式能量的外科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凝镊系统包括镊体和为镊体提供电源和控制的主机,镊体依次包括镊尖、绝缘镊杆和电极座,电极座后部的插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主机相连。电凝镊的镊尖向病灶组织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镊尖两端之间的蛋白质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两个镊尖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
传统的电凝镊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凝镊输出的功率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可能会造成镊尖的温度过高,发生将血管烧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镊尖的温度进行自动检测并作出调整的电凝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凝镊系统,包括镊体和为镊体提供电源的主机,其中镊体包括镊尖和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尖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温度反馈至主机内的芯片,芯片将此温度与预订温度经过比较后调整镊尖输出的功率,对镊尖温度进行调整;
所述镊体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镊尖的内侧。
所述照明装置为埋于镊体内的光纤管道,光纤管道的出口设置于镊尖或镊杆处,光纤通道的入口具有发光体。
所述照明装置为埋于镊体内光照通道内的发光体,光照通道的出口设置于镊尖或镊杆处,发光体的导线接于电极座上,电凝蹑的主机为发光体供电。
所述光纤管道的出口位于镊尖的外侧。
所述光纤管道的出口位于镊杆的内侧。
所述光照通道的出口位于镊尖的外侧。
所述光照通道的出口位于镊杆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对镊尖的温度进行检测,将镊尖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证了电凝镊的粘合效果,避免了过热现象的发生。镊体上安装的照明装置,在使用时,发出光线可供操作人员看清需要止血的血管,使得手术现场更加清晰,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凝镊系统,包括镊尖1和镊杆2,镊杆2后部具有电极座3,电极座3上具有插头4,插头4通过电缆与主机5相连,主机5通过电缆为电凝镊提供电力。在镊尖1的内侧埋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将镊尖的实时温度传送回主机的内部芯片,若温度低于40℃,则加大电流,使得镊尖的温度升高;若温度高于90℃,则减少电流,使得镊尖的温度降低。通过这样的控制,镊尖的温度将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保证了血管粘合的效果。
在一个镊杆2内侧的后部具有一个孔洞7,孔洞内设置有LED灯8,孔洞的出口设置有与孔洞密封的透明玻璃,LED灯通过埋在镊杆内的导线9连接至电极座。
使用时,LED灯由主机供电,由于LED灯在镊杆的内侧,这样光线可以照射到镊尖的附近,便于操作人员看清楚镊尖内的血管。
当然,LED灯的位置可以向下移动至镊杆的前部,也可以设置于镊杆的外侧,甚至可以设置于镊尖的位置,这都可以达到照明的效果。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发光体不位于镊子本身,镊杆内部设置有光纤通道,光纤通道的出口位于镊杆的内侧,光纤通道的入口可以设置于电极座内,这样光线即可通过光纤传导于光纤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3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头驱动臂组件
- 下一篇:磁头臂干燥炉出道口的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