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两挡减速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3233.2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4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勤;郝金淼;张振东;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联腾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2 | 分类号: | B60K17/1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汽车 永磁 同步 减速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结构,具体是指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两挡减速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现有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在与整车匹配时,为了兼顾电机的工作特性、输出性能参数以及整车性能,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驱动电机与固定速比减速器连接后接入车辆传动系统;采用此种方式,可以通过降低电机转速来提高输出扭矩,车辆的加速时间、爬坡性能和最高车速性能往往相互制约,为了满足整车的各项性能指标,不得不采用输出扭矩更大、转速更高的电机来驱动,从而增加了驱动电机的外形尺寸、重量以及制造成本。
2驱动电机与多挡变速箱连接后接入车辆传动系统;采用此种方式,可以在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行驶时,通过变换挡位,使电机始终工作在高效区域,从而降低能耗,增加续驶里程,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整车性能及较理想的成本,但是在整体外形尺寸、安装的方便性方面也存在不足,另外若采用手动变速箱,则在换挡过程中还需要踩离合器,体现不出纯电动汽车的优势,而采用自动变速箱则存在变速箱与整车的匹配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
3驱动电机直接接入车辆传动系统,为满足整车的性能要求,必须采用具有更大输出扭矩,更高功率的电机,电机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目前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均为独立产品,接口形式及尺寸形式多样,在与整车匹配的过程中,驱动电机与减速装置之间需增加过渡连接装置,从而造成结构复杂、外形尺寸大、安装不方便的问题,非常不适合用于汽车等结构紧凑、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两挡减速电机,根据实际车速来自动切换高速挡和低速挡,达到可以同时满足车辆的加速时间、爬坡性能和最高车速性能,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电机基本全部运行在高效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两挡减速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在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同轴的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入轴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变速箱内安装有输入轴、以及与变速箱的输入轴配合的变速箱输出轴,变速箱输出轴和变速箱输入轴通过高速齿轮或低速齿轮啮合连接,在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上还安装有同步器,在所述变速箱上安装有换挡机构、以及换挡机构的驱动电机。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采用同轴形式,不仅保证了两轴的同轴度,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尺寸小的优点,变速箱输入轴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相连,变速箱输入轴与套装在其上的高速齿轮、以及低速齿轮为刚性连接,高速齿轮、以及低速齿轮可以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上发生相对自由转动,同步器随输出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高速齿轮、以及低速齿轮,变速箱输入轴与输出轴上的两对齿轮始终保持啮合状态,当同步器向右滑动,与变速箱的输出轴低速齿轮啮合后,则电机扭矩通过低速齿轮输出,当同步器向左滑动,与输出轴高速齿轮啮合后,则电机扭矩通过高速齿轮输出,换挡时驱动电机5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换挡机构4进行换挡动作,换挡机构4带动滑块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同步器沿轴的左右移动,完成换挡动作。
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为渐开线内花键结构,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为渐开线外花键结构。进一步讲,变速箱的输出轴为花键轴,轴上齿轮可以在花键轴上发生相对自由转动,同步器随变速箱的输出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
所述换挡机构为曲柄滑块结构,滑块与换挡拨叉刚性连接。
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联腾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联腾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3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正副驾驶中间扶手的翻转机构
- 下一篇:甜味改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