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吸取式洗耳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3010.6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寒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吸取 式洗耳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连续吸取式洗耳球,尤其适用于化学、物理等相关领域开展有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学、物理等相关试验中常利用洗耳球配合移液管定量吸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洗耳球气囊容积有限和易老化破损等的缺陷,常常不能一次性吸取足够体积的液体,在洗耳球换气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已吸入移液管的液体回流到原溶液中对原溶液造成污染;或者洗耳球操作不当被吸取的液体被吸入洗耳球气囊直接造成被吸取的溶液的污染等情况,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令科学探究活动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吸取式洗耳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吸取式洗耳球,包括下端带有套筒的气囊,气囊的正下方设有气嘴,气嘴上穿设有进气孔,还包括与气嘴一体成型的并带有通气孔的单向换气装置,气囊通过套筒与单向换气装置套接并与气嘴连通。
作为优选,单向换气装置内设有瓣膜固定轴,其上部设有与瓣膜固定轴匹配的单向换气瓣膜。
作为优选,单向换气装置与气嘴之间设有阻气球。
作为优选,阻气球与换气孔形状大小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在进行吸取液体操作时吸取过程的连续平稳进行,克服传统洗耳球因气囊容积限制而在繁琐的换气过程中造成的操作失误,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大幅提高实验效率,两部分的分体式结构易于对老化部分进行更换,节约实验经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换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1、气囊;12、套筒;2、单向换气装置;3、气嘴;4、单向换气瓣膜;5、瓣膜固定轴;6、换气孔;7、阻气球;8、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下端带有套筒12的气囊11,气囊11的正下方设有气嘴3,气嘴3上穿设有进气孔8,还包括与气嘴3一体成型的并带有通气孔的单向换气装置2,气囊11通过套筒12与单向换气装置2套接并与气嘴3连通。单向换气装置2内设有瓣膜固定轴5,其上部设有与瓣膜固定轴5匹配的单向换气瓣膜4。单向换气装置2与气嘴3之间设有阻气球7。阻气球7与换气孔6形状大小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11通过其下端的套筒12将其下端的单向换气装置2部分套住,组成一个完整的洗耳球。挤压气囊11,单向换气瓣膜4关闭,气体由换气孔6排出,形成负压,气体由洗耳球吸取管进入经单向换气瓣膜4进入洗耳球,形成一个吸取循环,反复操作即可完成连续吸取操作。
继续参阅图2和图3,阻气球7由橡皮筋固定在换气孔6对应的下端,当气体由气囊11挤压时,气体由换气孔6冲出将阻气球7冲开,当气体排除后,阻气球7由于橡皮筋的拉力回到换气孔6出口处,阻止气体由换气孔6进入气囊11。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进行吸取液体操作时吸取过程的连续平稳进行,克服传统洗耳球因气囊11容积限制而在繁琐的换气过程中造成的操作失误,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大幅提高实验效率,两部分的分体式结构易于对老化部分进行更换,节约实验经费。
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寒,未经赖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3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动车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