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光伏水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956.0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邦;陈林;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尚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水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光伏水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水泵系统由光伏电池板阵列、光伏水泵逆变器(由DC/AC变换器、控制器、人机界面组成)、电机、水泵以及水位传感器组成,利用光伏电池板阵列吸收日照能量,通过光伏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驱动交流电机,拖动水泵扬水。现有光伏水泵系统主要选用感应电机,并且指定电机厂家型号,否则会影响到电机运行效率,给用户进行系统配置带来很大局限性。永磁同步电机相对感应电机,效率较高,但是必须匹配专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光伏控制器。现有光伏水泵系统限定了电机类型,如果原有控制器是针对某型开发,更换不同厂家的电机后,V/f曲线不同,电机的运行可能不是在最优状态,光伏逆变器无法同时匹配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如果电机更换成不同类型,必须要同时更换光伏水泵逆变器,增加了系统改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光伏水泵系统,利用光伏电池板阵列吸收日照能量,通过DC/AC变换器逆变成交流电,驱动交流电机,拖动水泵扬水;同时,在控制器上增加电机位置反馈接口,为兼容永磁同步电机提供硬件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用光伏水泵系统,包括有光伏电池板阵列、DC/AC变换器、电机、水泵、水位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人机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电池板阵列通过DC/AC变换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水泵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上具有电机位置反馈接口,并通过电机位置反馈接口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和人机界面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通用光伏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电池板阵列由多个光伏电池板串并联组成。
所述的通用光伏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包括有分别安装在水井和水塔内的水井水位传感器和水塔水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光伏电池板阵列吸收日照能量,通过DC/AC变换器逆变成交流电,驱动交流电机,拖动水泵扬水;同时,在控制器上增加电机位置反馈接口,为兼容永磁同步电机提供了硬件接口,能够让用户拥有更多的机泵系统选择权,使得机泵集成系统具有更强的兼容性能,减小了改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生活用水、农林浇灌、沙漠治理、草原畜牧、海岛供水、水处理工程等,亦可用于市政工程、城市广场、宾馆饭店以及住宅社区等处的景观喷水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通用光伏水泵系统,包括有光伏电池板阵列1、DC/AC变换器2、电机3、水泵4、水位传感器5、控制器7以及人机界面8,光伏电池板阵列1通过DC/AC变换器2与电机3电连接,电机3与水泵4电连接;控制器7上具有电机位置反馈接口6,并通过电机位置反馈接口6与电机3电连接,水位传感器5和人机界面8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电池板阵列1由多个光伏电池板串并联组成;水位传感器5包括有分别安装在水井和水塔内的水井水位传感器和水塔水位传感器。
光伏电池板阵列吸收太阳能,转化成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驱动交流电机,拖动水泵扬水。
水井水位传感器得到的水位信息,经过转换接口,输入到主控芯片,由此决定是否结束扬水,以避免水井打干,伤害机泵。
水塔水位传感器得到的水位信息,经过转换接口,输入到主控芯片。出现低水位则开始扬水,以避免水塔水位过低,影响用户使用,出现高水位则停止扬水,以避免水溢出。
电机位置传感器,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提供位置信息。
人机界面可以显示系统状态,具体运行参数,提供参数设置,功能选择。
系统开机后,判断当前电机类型,根据不同电机选择不同的运行方式。对于不同的感应电机亦可选用不同的V/f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尚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尚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