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克氏针折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954.1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季鹏;杨春露;夏庆福;杨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鹏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氏针 折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可折弯骨科手术中内固定所应用的克氏针折弯器。此克氏针折弯器可不受术中切口空间小而不易折弯克氏针的限制,又能有很好的旋转力臂便于折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克氏针固定骨折块是临床骨科手术中较常应用的内固定方式,但固定后需行尾端折弯以固定克氏针,避免其进入骨质或皮下。骨科医生在处理某些手术中内固定物克氏针尾端折弯时,在手术切口较小或位置较深的情况下折弯克氏针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医生往往应用医用老虎钳或尖嘴钳折弯。这样做在切口较小或克氏针位置较深时,医用老虎钳或尖嘴钳因切口空间和位置的限制,较难钳夹克氏针尾端或根本无法触及克氏针,即使钳夹上克氏针因切口较小无空间做旋转折弯动作或当折弯较粗的克氏针时钳夹力不足造成脱针,或因旋转力未在克氏针本身而造成克氏针由骨质脱出而使内固定失败,故常给此项操作造成困难。所以,开发出一种新的克氏针折弯器是极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骨科手术应用的克氏针折弯器,从根本上解决骨科手术中折弯克氏针时因切口较小或克氏针位置较深时不易操作的问题。利用我们设计的克氏针折弯器使此项操作变得简单易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把手、主体和圆形克氏针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金属圆形直杆主体,在靠近金属圆形直杆主体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垂直于金属圆形直杆主体轴线的圆形克氏针孔、在金属圆形直杆主体的另一端端部还设置有一把手。
所述的圆形克氏针孔至少有两个且孔径不等。
相邻的圆形克氏针孔错位垂直设置。
所述的把手为金属圆形直杆把手,该金属圆形直杆把手与金属圆形直杆主体构成“T”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克氏针孔套住克氏针后利用旋转力使克氏针尾端弯曲,起到固定克氏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圆形直杆主体可较容易的进入较小切口,且主体上有圆形克氏针孔,可将克氏针由尾端置入克氏针孔内,不存在老虎钳钳夹力不足容易滑脱的问题。主体另一端与把手构成“T”字形,增加了把持力及折弯旋转时的力臂,使折弯变得容易操作,使用起来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如箭头所示方向旋转90°后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序号说明:1~5为圆形克氏针孔(孔径分别为1.0mm、1.5mm、2.0mm、2.5mm、3.0mm)、6为克氏针、7为金属圆形直杆主体、8为金属圆形直杆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包括有金属圆形直杆把手8、金属圆形直杆主体7和圆形克氏针孔1~5,圆形克氏针孔1~5的孔径分别为1.0mm、1.5mm、2.0mm、2.5mm、3.0mm,在靠近金属圆形直杆主体7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垂直于金属圆形直杆主体轴线的圆形克氏针孔、在金属圆形直杆主体7的另一端端部还设置有一金属圆形直杆把手8,该金属圆形直杆把手8与金属圆形直杆主体7构成“T”字形结构。“T”形可增加旋转力臂及把持力,克氏针孔可牢固套住克氏针,这样只需旋转一种力量即可完成此项操作。
为了尽可能的使相邻的圆形克氏针孔更加紧凑,以便于远端的圆形克氏针孔能在浅切口时不影响使用,圆形克氏针孔错位垂直设置。
制作方法:由两根直径为1cm的金属圆形直杆焊接而成,使其构成“T字形”(如图1所示),在折弯器主体另一端分别钻成1.0mm、1.5mm、2.0mm、2.5mm、3.0mm五个圆形克氏针孔。
使用方法:手术中克氏针固定结束后,将已消毒的折弯器选择规格相对应的克氏针孔由克氏针尾套入直至骨质暨克氏针的暴露于组织外的根部,手握金属圆形直杆把手旋转即可完成克氏针折弯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鹏,未经季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诊疗桌
- 下一篇:一种煤矿入井人员唯一性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