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保温砌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2761.6 | 申请日: | 2012-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鲍雪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晨;鲍雪冬 |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保温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空心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与商用写字间也都向高层、复合结构发展。为了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在建筑材料行业出现了空心砌块。目前市场中常见的保温砌块其结构大多是四个侧壁,中间形成空腔。这种结构的空心砌块砌筑时为了保温会在空腔中填充保温材料,如要得到好的保温的效果需完全充满,浪费了大量的保温材料,还会影响墙体中的钢筯的布置以及线路管线的设置,无法达到满意的保温与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保温砌块,砌墙速度快、砌块整齐、质量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保温材料,同时保温效果好,另设有空腔满足钢筯与管线的施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心保温砌块,为一长方体砌块体1,砌块体1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至少一列纵向的保温腔2与至少一列纵向的空腔3;
所述的保温腔2内设有保温体4;
砌块体1左侧或右侧向外凸起形成插榫5,相应的右侧或左侧向内凹进形成插槽6,所述的插榫5或插槽6与相邻的空心保温砌块的插槽6或插榫5相互插接。
所述的保温腔2内前后面设有凸块21。
所述的保温体4包括插入保温腔2的保温板或在保温腔2内填充满保温材料。
所述的保温腔2包括一个或多个。
所述的砌块体1左右两侧保温腔2与空腔3间分别设有侧向开口的断桥缝7。
所述的两个断桥缝7间设有断桥腔8
所述的空腔3包括两列,分别设于保温腔2的前后两侧。
所述的每一列空腔3包括一个或多个。
所述的插榫5和插槽6同时有一组或多组。
所述的插榫5和插槽6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半圆形或三角形。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保温砌块;砌墙速度快、砌块整齐、质量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保温材料,同时保温效果好,另设有空腔满足钢筯与管线的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七;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八;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九;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空心保温砌块,主体为一长方体砌块体1,砌块体1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至少一列纵向的保温腔2与至少一列纵向的空腔3;具体如图所示,为俯视平面图,高度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以合理的尺寸比例选取,按机械制图规定,图中下方可以理解前面,上方理解为后面;所述的保温腔2内设有保温体4;保温体4可以如图1、图2与图4所示的是插入保温腔2的保温板;这时所述的保温腔2内前后面设有凸块21,用于夹持保温板,并方便取出保温板。
另外,保温体4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填充满保温材料;填充时可以是单块的填充也可以是砌好层后填充,这时可以对图3中侧边开口的位置填充。不是所有的空间均设有保温材料,节约保温材料的同时保温效果好。保温板与保温材料可以是岩棉、聚苯乙烯发光泡颗粒等,只要是适用于建筑保温的材料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晨;鲍雪冬,未经杨晨;鲍雪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