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活动式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647.3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3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华平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活动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机,特别是一种高效的活动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增氧机是水产养殖的常备设备,其对鱼虾的救生和助长具有很大的效用。
在此,现有增氧机根据增氧工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叶轮式、水车式和曝气式三大类,但每一类增氧机因受限于本身的结构限制,其增氧方式都只具备单一的增氧方式,无法实现多种增氧方式的共存,其结果使增氧机的增氧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现有的增氧机基本上都是定点使用,无法进行活动增氧,而这将大大限制增氧机的增氧范围,降低增氧机的效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活动式增氧机,其集合叶轮式、曝气式和涌浪式三种增氧方式于一体,可有效提升增氧机的增氧效果,同时实现了增氧机在水池中的活动游曳,可大大拓展增氧机的增氧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活动式增氧机,包括有电机、叶轮和使整个增氧机浮于水面的浮体,所述电机的转子轴与叶轮直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后端从电机尾端露出,转子轴前端深入水中与叶轮连接,转子轴内设有一纵向贯通整个转子轴的进气孔,进气孔的上部进口直接与空气连通,进气孔的下部出口则与池水导通。
进一步地,上述叶轮包括一本体,本体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叶片。
进一步地,上述叶轮本体在正对转子轴贯通进气孔出口的下方设有一倒置的弧形气流导向罩。
进一步地,上述叶轮本体呈倒锥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叶片在本体上呈单侧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浮体通过若干支架杆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浮体由至少三个的环形单元体环绕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上述浮体的其中一部分环形单元体上设有载重块。
进一步地,上述电机在转子轴伸出端设有一油封结构,该油封包括有与电机固连的油缸,油缸内腔中空形成一储油室,储油室中部与转子轴之间设有机械密封件。
进一步地,上述油缸在底部设有一加油孔,加油孔用塞子密封。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电机的转子轴带动叶轮高速转动。
在此,叶轮的高速转动首先会搅动池水实现叶轮式的一次增氧。
同时,叶轮的高速转动会产生很强的离心力,受该离心力的作用会在转子轴进气孔的下部出口处形成负压,而在该负压的作用下将通过进气孔直接吸入大量的新鲜空气进入水中,这些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弧形气流导向罩四周斜向上排出,此时因叶片对水的搅动作用,使得水和空气向四方喷溅,在一定区域内造成沸腾状,形成无数个小气泡,实现曝气式的二次增氧。
此外,本实用新型叶轮本体上的叶片呈单侧设置或浮体的一部分环形单元体上设有载重块或以上两种结构同时具备,这样的结构设置,将使得工作中的浮体受力产生不均而形成摆动,浮体的摆动一方面推动整个增氧机在池水中游曳,实现增氧机增氧范围的大大扩展,另一方面造成池水涌动而形成涌浪式的三次增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活动式增氧机,包括有电机1、叶轮2和使整个增氧机浮于水面的浮体3。
所述电机1的转子轴11与叶轮2直接连接。转子轴11后端从电机1尾端露出,转子轴11前端深入水中与叶轮2连接,转子轴11内设有一纵向贯通整个转子轴11的进气孔111,进气孔111的上部进口直接与空气连通,进气孔111的下部出口则与池水导通。
所述叶轮2包括一呈倒锥形设置的本体21,本体2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单侧设置的叶片22。同时叶轮本体21在正对转子轴贯通进气孔111出口的下方设有一倒置的弧形气流导向罩23,该气流导向罩23的设置,可使由进气孔111进入的空气沿导流罩23四周斜向上排出,可进一步拓展空气的扩散增氧范围。
在以上结构中,因转子轴11与叶轮2是直接连接的,转子轴11的转速很高,相应的转子轴11输出端的密封性要求也很高,为此,本实用新型电机在转子轴11伸出端设有一油封结构,该油封包括有一与电机1固连的油缸41,油缸41内腔中空形成一储油室42储存润滑油,储油室42中部与转子轴11之间设有机械密封件43。同时油缸41底部设有一加油孔411,加油孔411用塞子412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华平,未经罗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弯曲锥尖部的可照明滴液双极电凝镊子
- 下一篇:握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