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2066.X | 申请日: | 2012-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其散热片具有贯孔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器在现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计算机领域,例如个人计算机、工业计算机或是服务器主机。现有的散热器一般包含有一热管,热管的二端分别连接于一金属散热块及一鳍片组,散热块接触于主机板上的发热源而自发热源吸收热能,鳍片组为层叠设置的多个鳍片,其通过各鳍片上延伸出的扣接片相扣接(一般会在各鳍片外缘分布设置多个扣接片以将二鳍片固定连接),通过热管将热能由散热块输送至鳍片组,再通过鳍片组将热能发散至空气中。
现今的计算机发热功率越来越高,为了应付发热源所产的更大量的热能,一般散热器会增设更多的热管以从发热源带走更多的热能,其相对地必需设置更多的鳍片将更多的热能发散至空气中,因增加了鳍片数目,但鳍片层叠设置,鳍片之间的距离紧密不易加工,故必需在鳍片周缘设置扣片使各鳍片间相互卡扣结合,而且鳍片数目越多,需设置的扣片也越多,因而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散热片通过贯孔结构而改善散热片中心部位的热对流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设置于一电路板上,并且接触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一发热源,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含:
一底座,该底座供所述发热源接触;
复数个散热片,该些散热片彼此平行层叠设置,各该散热片的中央开设有一贯孔,该些贯孔相互对齐一列排列,各该散热片包含二连接部,各该连接部置中设于该散热片的侧边,且该二连接部位于该贯孔相对的二侧,该些散热片通过该些连接部而相互连接;及
一热管,该热管连接于该底座,而且该热管串接该些散热片。
进一步地,其中该热管的中段贯穿该底座。
进一步地,其中该热管的二端分别贯穿串接该些散热片。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散热片包含相连接的二金属鳍片,该二金属鳍片通过一长条状的连接板相连接,该二金属鳍片分别连接于该连接板的二侧边,该二连接部位于该连接板的二端,该二金属鳍片自相连处分别朝向所述电路板倾斜配置。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金属鳍片的倾斜角度不大于15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贯孔开设于该二金属鳍片的相连处。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金属鳍片贯穿开设有一套接孔,该热管穿设于该套接孔。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套接孔的内缘围设有一套筒,该套筒套设于该热管。
进一步地,其中该底座包含一固定部,该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地,其中该散热片呈矩形,各该连接部置中设于该散热片较长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部置中设于散热片的侧边,因此各金属鳍片只需设置二个连接部而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一;
图3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散热片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00. 底座;
110. 本体;
120. 固定部;
200. 散热片;
201. 贯孔;
202. 风道;
210. 连接板;
211/212. 金属鳍片;
220. 连接部;
230. 套接孔;
231. 套筒;
300. 热管;
400. 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