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堰式收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1804.9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庆;叶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世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堰式收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适应更为苛刻的海浪环境且适应于回收轻质油薄油层的新型堰式收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的频繁往来,使得海上不断增加被污染的几率;同时,海底石油开采也给海面带来油污,使得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世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另外,近几年来的赤潮频频发生,也向人们敲响了污染恶化的警钟。
因此,人们发明了各种水上收油装置对水上浮油进行回收,以维护水上生态环境,收油装置包括有收油船、盘式收油机以及堰式收油机等等。
传统堰式收油机只适应于无风无浪的平静水域环境,不能适应更为苛刻的海浪环境,而且只适应于5毫米以上厚油层的回收,不能满足水上收油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在海上有风浪时仍然能有效对轻质油薄油层进行回收的新型堰式收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堰式收油装置,包括机架,设在所述机架内的集油槽,与所述集油槽连接的泵送装置以及与所述机架连接的浮体;在所述集油槽上方设有一可调节其与所述集油槽间距离的抗风浪油压上盖,所述抗风浪油压上盖与所述集油槽之间形成有油水进入通道,堰口位于所述通道入口处,在所述通道两侧设有挡油装置,在所述机架前方设有围油装置。
所述抗风浪压盖的下端部凸设有与所述集油槽的槽口相适应的可卡合结构,并通过堰口调节螺杆与所述的机架相连接。
所述浮体包括角度调节浮筒以及吃水深度调节浮筒。
所述的角度调节浮筒为四个,布设在所述的机架四周;所述的吃水深度调节浮箱为两个,对称布设在所述机架的两侧。
所述的挡油装置为波纹尼龙板。
所述的通道出口处设有水流单向装置。
所述水流单向装置活动连接在所述的抗风浪油压上盖的后侧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油槽上方设有抗风浪油压上盖,通过调节其高度,即可实现调节堰口大小,从而可以控制油水进入集油槽的量,以提高收油效率;在遇到水上起风浪时,还可有效地防止因风浪造成的集油槽内的回收油溢出的问题;同时,具有加速堰口出油层流速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堰式收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角度调节浮筒,2、吃水深度调节浮箱,3、堰口调节螺杆,4、抗风浪油压上盖,5、围油装置,6、水流单向装置,7、泵送装置,8、挡油装置,9、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3,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堰式收油装置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一种新型堰式收油装置,包括机架,设在所述机架内的集油槽(未示出),与所述集油槽连接的泵送装置7以及与所述机架连接的浮体;在所述集油槽上方设有一可调节其与所述集油槽间距离的抗风浪油压上盖4,所述抗风浪油压上盖4与所述集油槽之间形成有油水进入通道,堰口9位于所述通道入口处,在所述通道两侧设有挡油装置8,在所述机架前方设有围油装置5。
所述挡油装置8用于将收油机侧面的油水挡住,让油水尽可能地从堰口9进入集油槽内。较优的,所述的挡油装置8为波纹尼龙板。采用波纹尼龙板的目的是上、下调节抗风浪上盖时不至于产生干涉。
所述的围油装置5为两个布设在机架前端两侧的可开合板,在工作时,将所述围油装置向外打开,呈八字形状,从而实现了对水上浮油进行围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浮体包括角度调节浮筒1以及吃水深度调节浮箱2。
所述的角度调节浮筒1为四个,布设在所述的机架四周;所述的吃水深度调节浮箱2为两个,对称布设在所述机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道出口处设有水流单向装置6。所述水流单向装置6活动连接在所述的抗风浪油压上盖4的后侧端。
所述的水流单向装置6为一可活动板,通过铰连接与所述的抗风浪油压上盖4的后侧端活动连接,下端为自由结构。较优的,所述的水流单向装置6为1mm厚的不锈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1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方地基蠕变原位试验承台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水器锁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