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1105.4 | 申请日: | 2012-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艾西依钣金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弯压平模具均为整体无V槽的金属块,其上下模的冲压面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
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传统折弯模具压边时,将钣金件a平放在下模上面,用上模加压,从而将的钣金件的30度斜角处压平,成型完成后,钣金件具有一条压平边a1和一条折弯边a2(如图1)。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材料表面出现较深的道口啃伤,而且需要操作者推着钣金件来抵抗上模加压时的滑动力;并且,如果产品的压平边a1较短,折弯边a2较长时,这种模具无法完成。
当产品的压平边a1较短,折边a2较长时,通常需要用到带有让位设计的上模,如图3和图4所示。但是,采用这种有让位设计的模具对钣金件成型时,也需要操作者推着钣金件来抵抗上模加压时的滑动力,容易导致钣金件往后屈服滑出下模,震伤到操作者手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模具,该折弯模具可提高作业时的生产效率,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下模体,所述下模座的顶面和下模体的顶面均为水平面且相互平齐;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两条横向平行分布的燕尾形滑棱,所述下模体底部开有与所述燕尾形滑棱相对应的两条燕尾形滑槽;所述燕尾形滑棱位于燕尾形滑槽中且二者之间可相对滑动,从而在所述下模座和下模体之间形成一条宽度可调的、与所述下模体顶面相垂直的夹缝,而且在所述下模座和下模体之间连有可调整所述夹缝宽度的调节螺栓。
所述调节螺栓上套有夹在下模座和下模体之间的推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弯磨具可用于精密钣金产品,能够解决特殊压死边时对加工操作难度大、加工危险与保护产品表面的问题,以及较短压平边无法实现只能拆开焊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传统折弯模具的主视图;
图2为传统折弯模具的立体图图;
图3为带让位设计的传统折弯模具的主视图;
图4为带让位设计的传统折弯模具的立体图;
图5~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模具的使用方法演示图;
图9为下模的分解图;
其中:a-钣金件,a1-压平边,a2-折弯边;
1-上模,2-下模,3-夹缝,21-下模座,22-下模体,23-调节螺栓,24-推力弹簧,211-燕尾形滑棱,221-燕尾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弯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体22,所述下模座21的顶面和下模体22的顶面均为水平面且相互平齐(即下模座顶面和下模体顶面相平齐)。所述下模座21上设有两条横向平行分布的燕尾形滑棱211,该燕尾形滑棱通过CNC加工而成,所述下模体22底部开有与所述燕尾形滑棱相对应的两条燕尾形滑槽221。所述燕尾形滑棱211位于燕尾形滑槽221中且二者之间可相对滑动,从而在所述下模座21和下模体22之间形成一条宽度可调的夹缝3,该夹缝3与所述下模体上的表面相垂直。而且,本实施例在所述下模座21和下模体22之间连有可调整所述夹缝3宽度的调节螺栓23。
所述调节螺栓4上还套有夹在下模座21和下模体22之间的推力弹簧24,推力弹簧24主要用来保证下模体22不会在下模座21上随意移动。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可参照图5~图8所示:使用时,首先把钣金件a的折弯边放入夹缝3中(如图5),然后旋动调节螺栓23以调整夹缝3的宽度,使钣金件a被紧夹在缝隙3中,最后操控上模1向下运动对钣金件施压,完成折弯。操作方便快捷,同时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艾西依钣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艾西依钣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1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主空道绝缘结构
- 下一篇:轴套复合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