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流孕育加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0748.7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元;杨壮杰;罗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20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孕育 加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流孕育加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在浇注炉内部已经进行过一次孕育,但是随着铁水在浇注炉内停留时间的增加,铁水孕育会渐渐出现衰退,使得铸件白口倾向增加、非中等大小的A型石墨增多、断面组织不均匀。如图3所示,传统浇注炉设有呈漏斗状的炉体6,该炉体上端设有固定安装3板1,下端设有导槽8,且该导槽8通过支架7与炉体6固定连接。所述炉体6具有保温作用。目前国内大部分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线浇注机都配有随流孕育机构,但大多采用压缩空气吹送孕育剂,这样孕育机构使孕育剂在送料管出口飘散,导致孕育剂不能全部进入金属液体,造成较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随流孕育加入器,具有自动控制孕育剂的加入起点,孕育时间,精准调控加入的孕育剂量,减少铸件白口倾向,促进A型石墨的析出和改善断面组织的均匀性,节约孕育剂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随流孕育加入器,其包括:
孕育剂储料斗,其呈漏斗状,其上端为加料口,下端为出料口;
孕育剂输送装置,其安装在固定安装板上、且设于孕育剂储料斗下端,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蜗杆,套设于蜗杆外端且与出料口连通的管体;
溜管,其呈管状且设于孕育剂输送装置下端,上端与管体连通,下端设于导槽上方;
控制器,其均与造型机及电机电连接。
所述电机为无级调速电机,该无级调速电机包括驱动电机和转速调节器。
所述控制器设有与电机连接用于检测电机转速的测速器和用于显示电机转速的转速显示器。
所述溜管下端设有防飘散器。所述防飘散器用于防止孕育剂在落入金属液体的过程中飘散出去,导致孕育剂不能全部进入金属液体中。与传统孕育器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防飘散器,避免了因压缩气体导致铸件内部产生气孔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铸件质量。
控制器接收到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动时间和转速,同时内部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加入时间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停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自动控制孕育剂的加入起点,孕育时间,精准调控加入的孕育剂量,减少铸件白口倾向,促进A型石墨的析出和改善断面组织的均匀性,节约孕育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孕育剂输送装置示意图。
图3为传统浇注炉的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流孕育加入器,其设于造型线的浇注炉上端,该浇注炉设有呈漏斗状的保温炉炉体6,该保温炉炉体6下端通过支架7连接一导槽8,其包括:
孕育剂储料斗1,其呈漏斗状,其上端为加料口,下端为出料口;
孕育剂输送装置,其安装在固定安装板13上、且设于孕育剂储料斗1下端,包括电机2,与电机连接的蜗杆10,套设于蜗杆10外端且与出料口连通的管体3;
溜管4,其呈管状且设于孕育剂输送装置下端,上端与管体3连通,下端设于导槽8上方;
控制器,其均与造型机及电机2电连接。
所述电机2为无级调速电机,该无级调速电机包括驱动电机2和转速调节器9。
所述控制器设有与电机2连接用于检测电机转速的测速器和用于显示电机转速的转速显示器。
所述溜管4下端设有防飘散器5。所述防飘散器5用于防止孕育剂在落入金属液体的过程中飘散出去,导致孕育剂不能全部进入金属液体中。与传统孕育器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防飘散器5,避免了因压缩气体导致铸件内部产生气孔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铸件质量。
控制器接收到信号控制驱动电机2的启动时间和转速,同时内部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加入时间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停机。调节驱动电机2的转速即达到调节孕育剂的加入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自动控制孕育剂的加入起点,孕育时间,精准调控加入的孕育剂量,减少铸件白口倾向,促进A型石墨的析出和改善断面组织的均匀性,节约孕育剂的优点。
以上说明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埋管道用紧固装置
- 下一篇:等宽随形压边冒口补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