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镀机用增效滚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0651.6 | 申请日: | 2012-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武新年;武展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普天奥电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7/20 | 分类号: | C25D1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镀机用 增效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镀机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滚镀机增效滚筒。
背景技术
滚镀机主要由容纳电镀溶液的渡槽,容纳工件的滚筒和驱动滚筒的传动系统组成。目前,滚筒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或八边形,采用塑料板材插板式拼接或者塑料板材折弯焊接制作。由于滚筒除了容纳工件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间断的内外置换溶液,所以滚筒上还需要机械钻削透液孔才能够使用,而在插板接缝处或板材焊缝处,为了保持滚筒的强度则不能够钻孔,造成滚筒内壁部分工作面积没有透液孔,对溶液的更新置换产生不良影响,电镀产生的气体也不能畅快的排出筒外,进而影响处在该工作面积位置上的工件镀层质量,延长滚镀的作业时间。同时,多边形滚筒的内壁为平整的直边,在滚筒的滚动工作中,片状工件会沿平直的内壁滑动甚至会因为接触面积较大而短时贴附在内壁上而不是实际需要的翻滚运动,造成在镀工件产生“网眼”镀层,影响电镀质量。并且,因为滚筒内壁均为直边,在滚镀作业中,可供表层零件分布的面积相对较小,相应的延长了作业时间,造成电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镀机增效滚筒,本增效滚筒透液孔分布均匀,筒内外液体交换快速,镀层质量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镀机用增效滚筒,在筒体两端设有齿轮盖板,简体外壁由内凹的圆弧面依次连接而成,筒体内壁由凸起的圆弧面依次连接而成,在筒体上均匀分布有透液孔,筒体外壁上设有导流翅片。
所述导流翅片呈螺旋状分布在筒体外壁上。
本装置采用一体成型制作,筒体上透液孔分布均匀,透气性好,镀层质量高;圆弧形筒面不仅有效防止的工件贴附,而且增大了电镀时与筒体内壁接触的表层工件的数量,电镀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未画出左侧齿轮盖板);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齿轮盖板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滚筒工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筒体3由模具一体成型制作,筒体3外壁由向内凹陷的圆弧面依次连接而成,这些圆弧面凸起一侧依次相连构成了筒体内壁,即筒体内壁由凸起的圆弧面依次连接而成,组成筒体的圆弧面的数目可以根据具体的镀件要求而定。在每个圆弧面上均匀细密的分布有透液孔,将筒体外壁与内壁连通,使得工作液可以在筒体内外交换。
筒体两端安装有齿轮盖板4和齿轮盖板1,其中间留有轴孔,外边缘为齿轮,能够和滚镀机传动系统相连进而带动筒体3转动。在筒体外壁上螺旋缠绕有导流翅片2,筒体3转动时,导流翅片2可以对工作液起到搅拌作用,增加工作液在筒体内外的交换速度。
图5示意了工件在传统滚筒内(左侧图)和本实用新型滚筒(右侧图)内与筒内壁接触情况,由于采用弧面设计,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滚筒平面设计的弊端,无论是内层工件5还是外层工件6,在本实用新型滚筒内都与筒内壁只有点线接触,而无面接触,因此不会产生短时贴附的情况,镀层均匀,无网眼,同时圆弧面设计增大了表面积,使得外层工件6与筒体3内壁接触的数目更多,缩短了电镀时间,提高了电镀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普天奥电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普天奥电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铁路两用挂车
 - 下一篇:轮胎拆装机拆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