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9849.2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兴;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部件连杆,特别是一种轻型的汽车发动机连杆。
背景技术
汽车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件,在连杆的设计中,一方面需要连杆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连杆在发动机的高速运转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尽可能的减轻连杆的重量,以保证连杆在运动中不会消耗过多的动力。目前连杆的设计主要以上述两方面为目标,在机械强度和重量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满足连杆结构的可靠性和动力输出的需要。
300M钢是一种具有较好韧性、较好疲劳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的超高强度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质量更轻的,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的连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杆,连杆本体主要由大端、小端和杆身构成,所述杆身为“工”型结构,且杆身上设置有圆形的减重孔。
所述减重孔的个数至少为2个。
所述减重孔在杆身的中心线上均匀排列,且减重孔的直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小端还设置有油孔。
所述油孔分别位于小端的端部和小端与杆身的过渡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本体采用300M钢材制成。
连杆本体“工”型结构的杆身,在保证连杆杆身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杆身两侧的金属材料用量,降低了连杆的重量;大端的连杆盖采用螺栓连接,大端和杆身连接过渡的边缘为圆滑的曲线过渡结构;杆身上设置的圆形减重孔,进一步降低了连杆的重量,所述减重孔均匀排列在杆身的中心线上,该中心线还与大端和小端圆心的连线重合,在大端至小端的方向上,减重孔的直径递减,减重孔的个数可以根据连杆的具体型号设置;同时,连杆的小端上还设置有油孔,使得轴瓦在运转过程中保证充分的润滑,增加其耐用性,所述油孔分别位于小端的端部和小端与杆身的过渡处,能够从两侧进油,从而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连杆采用的是300M的钢材制成,其机械强度得到保证,更大大的降低了连杆本体的重量,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连杆也可以采用其他钢材制造,如40CrNiMoA钢;检测数据表明,采用传统40CrNiMoA钢材料的连杆,其抗拉强度在1100MPa左右,而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采用300M钢材,带圆形减重孔的连杆,其抗拉强度可增加至1200MPa左右,连杆重量能减少50-100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质轻,且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连杆,可用于汽车发动机,尤其是赛车发动机等对连杆具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标记:1-大端、2-小端、3-杆身、4-减重孔、5-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连杆,如图1所示,连杆本体采用300M钢材制成,连杆本体的一端为大端1,另一端为小端2,大端1和小端2之间的连接部位为杆身3,大端1的连杆盖采用螺栓连接,大端1和杆身3连接过渡的边缘为圆滑的曲线过渡结构,所述杆身3的截面为图2所示的“工”型结构,杆身3上面设置有4个圆形的减重孔4,所述减重孔4在杆身3的中心线上均匀分布,该中心线还与连杆的大端1和小端2的圆心连线相重合,且减重孔4的直径从大端1至小端2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小端2上设置有3个油孔5,其中一个设置在连杆端部的小端2上,另外两个设置在杆身3和小端2过渡的连杆本体上,其进口在“工”型杆身3的凹槽与侧平面的过渡弧型处,两油孔5分别位于杆身3的两侧,且不在同一高度(如图1和图3所示)的位置上。
相比于同规格的传统杆身设计和采用传统40CrNiMoA材料生产的连杆,本实用新型的带圆形减重孔的,并采用300M钢材的连杆,其抗拉强度可增加至1200MPa左右,连杆重量能减少50-100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具有质轻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9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