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9819.1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宏魁;牛冀辉;王士力;杜春涛;史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蓄电池 安全阀 打压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试验检测件,特别是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组件,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帽式安全阀位于蓄电池壳盖阀座上,它是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重要的组成部件。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安全阀在使用前进行打压试验。它是为了防止因蓄电池内压异常升高损坏电池槽而设定了开阀压,为了防止外部气体自安全阀侵入,影响电池循环寿命,而设立了闭阀压。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合用的工装,在进行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试验检测时,根据不同型号的蓄电池壳盖需先准备好不同规格型号的气体压缩管,再将气体压缩管剪裁成约100毫米的长度,用AB胶将气体压缩管粘接在蓄电池壳盖阀座底部,然后再在已粘接的气体压缩管上套接相应的管子,将套接好的管子与打压设备连接,并检验每个粘接和套接部位是否漏气(由于都是硬管之间的连接,所以很容易造成漏气等现象),之后才能进行打压试验。在打压过程中若出现漏气,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在打压的实验中还需反复拔插连接气管及反复的粘接,十分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精确检测数据的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工具。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工具,特别之处是:它由气嘴和乳胶管构成,所述气嘴为中空结构,它包括插接部位和连接部位,插接部位自端部到中部由细渐粗,其素线为圆弧曲线,所述乳胶管套接在连接部位。
上述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工具,所述插接部位小端直径d与大端直径D之比为1:1.86,插接部位长度尺寸H为10-14,插接部位素线的圆弧半径R为43。
上述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工具,所述插接部位和连接部位之间设有限位台。
本实用新型针对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操作耗时费力且容易因漏气影响试验数据准确性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全阀打压工具。所述工装由气嘴和乳胶管连接而成,气嘴的插接部位由细渐粗且具有一定的弧度,插入阀座底部后可以与阀座孔紧密配合,依靠摩擦力无需借助外力等其他方式也不会滑脱;气嘴的连接部位与乳胶管连接。使用本工装摒弃了繁琐的粘接、套接管子操作,只需将气嘴插接部位插入蓄电池壳盖阀座底部,将乳胶管与打压设备连接即可,连接的密闭性好,不易出现漏气现象,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表示如下:1.气嘴;1-1. 连接部位;1-2.限位台;1-3.插接部位; 2.乳胶管; 3.蓄电池壳盖;4.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气嘴1和乳胶管2构成,气嘴为中空结构。气嘴的材料根据壳体材料ABS的物理性,经过对比性测试选用PP材料。PP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气嘴包括插接部位1-3和连接部位1-1,插接部位自端部到中部由细渐粗且粗、且具有一定的弧度,即插接部位的素线为圆弧曲线。插接部位1-3的小端直径d与大端直径D之比为1:1.86,插接部位长度尺寸H为10-14,插接部位素线的圆弧半径R为43。上述结构,可以使插接部位直接插入蓄电池阀座底部,依靠摩擦力与阀座孔紧密配合,无需借助外力等其他方式也不会滑脱。乳胶管2一端套在气嘴的连接部位1-1处,另一端与打压设备套接,乳胶管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紧密的套接在连接部位,而不会产生漏气。在气嘴1的插接部位1-3和连接部位1-1之间设有限位台1-2。
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气嘴1插紧在蓄电池壳盖3设置的阀座4底部的孔中,乳胶管2连接打压设备,即可进行打压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9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扶梯和人行步道主机静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维H点装置的下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