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牵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68628.3 | 申请日: | 201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5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琳;候庆刚;郁帅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琳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N2/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牵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到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颈部或腰部疼痛,肢体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牵引疗法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作为治疗颈椎病首选。传统的牵引治疗设备由于存在体积庞大、操作复杂等诸多缺点,因此阻碍了其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器,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该底座上的牵引顶盖,所述牵引顶盖为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拱弧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同时牵引顶盖上均匀的设有多个生命磁石。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顶盖的弧弦距为12cm~15cm,且牵引顶盖两端的弧面切线与水平底座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74°~76°。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顶盖一端弧面切线与水平底座的垂直线的夹角为74°,另一端弧面切线与水平底座的垂直线为76°。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结构和操作简单,非常适于家庭和外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底座1、牵引顶盖2、生命磁石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1和安装在该底座1上牵引顶盖2,该牵引顶盖2用弹性材料制成,且根据人体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设计而成,为拱弧状,其一端弧面切线与水平底座1的垂直线的夹角A为74°,另一端弧面切线与水平底座1的垂直线夹角B为76°。同时在牵引顶盖2上均匀设有多个生命磁石3。将上述颈椎牵引器用在临床试验,试验效果如下:
一、治疗对象
颈椎病患者185例,其中男97例,女8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5岁;所有患者X线摄片示颈椎弧度减少、变直或反弓,并排除骨结核、骨肿瘤。
二、治疗方法
患者平躺于床上,将颈椎牵引器垫至患者颈部下方即开始牵引治疗,保持25min,每天一次,连续治疗20天。
三、治疗结果
185例中,临床治愈127例(占68.5% ):颈项部疼痛消失,颈部活动自如;好转50例(占27.0% ):颈项疼痛缓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无效8例(占4.3% ):颈项痛未消失,颈部活动功能受限。有效率为95.7%。
本颈椎牵引器是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和正常颈椎曲度设计而成,在牵引时可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利用颈椎牵引器使得颈椎轻度后伸,改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始终维持一个颈椎前曲的状态;颈部软组织由于颈椎前曲导致的紧张老损在此体位下得以放松,利于老损组织微循环血管扩张和组织的自身修复。另外,颈椎牵引器中的生命磁石3产生的磁场可以影响人体电流分布和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是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促进颈椎周围组织的修复,从而对颈椎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该颈椎牵引器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易于家庭和外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琳,未经林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8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