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626.2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4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庆;顾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国贸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宾客 引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宾客入店提醒,主要是通过迎宾人员主动询问每位宾客,而后通过电话或对讲机进行通知,但是在出入的宾客很多时,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遗漏,对于VIP宾客而言,会觉得酒店的服务相当的糟糕。本发明中只要VIP宾客一进入酒店,工作人员就已经获知其相关信息,而后就能够提供主动贴心的服务,彰显VIP宾客的尊贵身份。
在现有的宾客引导方式中,要么是通过服务人员带领,要么只能通过自己查看楼层平面图进行找寻,如果服务人员太少,很难为每位宾客进行引导服务,如果增加服务人员,那么成本将会大大提高,而如果靠宾客自己查看楼层平面图来找寻,在一些结构复杂的楼层中,根本无法找到。本发明中通过在电梯口以及走廊中放置LED屏幕,当宾客经过时,就会自动显示楼层电子地图以及到达宾客目的地的准确路线,引导过程简单、直观、准确。
对于酒店来说,如何在第一时间识别出VIP宾客并对其主动提供引导服务是很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识别、容易管理的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
实现本发明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包括相互连接并通讯的若干超高频RFID读卡器、若干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若干I/O采集控制模块、若干红外微波探测器、若干PDA终端、控制中心服务器、I/O模块管理中间件服务器、读卡器管理中间件服务器、消息终端管理中间件服务器、客户端PC、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网络路由器,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I/O模块管理中间件服务器、读卡器管理中间件服务器、消息终端管理中间件服务器、客户端PC、数据库服务器、超高频RFID读卡器以及I/O采集控制模块分别与网络路由器的网络端口相连接,所述PDA终端连接有无线路由器并通过无线信号通讯,所述超高频RFID读卡器与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之间采用无线双向通讯方式进行通讯,所述I/O采集控制模块与红外微波探测器之间通过RS232连接,每个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分别与单独的一个VIP用户绑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在VIP用户刚入酒店时,就能自动获知其相关信息,并通过电子地图自动引导该VIP用户到达目的地。
被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几个方面,并且与其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入店提醒模块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楼层内宾客引导工作流程图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电梯口宾客引导工作流程图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之一,参见附图1-4,其包括相互连接并通讯的若干超高频RFID读卡器、若干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若干I/O采集控制模块、若干红外微波探测器、若干PDA终端、控制中心服务器、I/O模块管理中间件服务器、读卡器管理中间件服务器、消息终端管理中间件服务器、客户端PC、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网络路由器,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I/O模块管理中间件服务器、读卡器管理中间件服务器、消息终端管理中间件服务器、客户端PC、数据库服务器、超高频RFID读卡器以及I/O采集控制模块分别与网络路由器的网络端口相连接,所述PDA终端连接有无线路由器并通过无线信号通讯,所述超高频RFID读卡器与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之间采用无线双向通讯方式进行通讯,所述I/O采集控制模块与红外微波探测器之间通过RS232连接,每个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分别与单独的一个VIP用户绑定。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包括以下的实施步骤:
当VIP用户进入酒店时,触发了酒店门口处的红外微波探测器,此时所述基于RFID的宾客引导系统会启动与其相关联的超高频RFID读卡器读卡,如果系统识别为VIP用户标签时,将其相关信息发送到客户端PC以及所有的PDA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国贸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国贸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铁颗粒、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冲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