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浮除藻曝气增氧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431.8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曝气增氧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运用领域,涉及池塘水下曝气增氧喷头,尤其涉及一种气浮除藻曝气增氧喷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藻类泛滥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影响了水体景观及水产养殖的正常生产,而且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可使人体、动物导致疾病,构成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威胁。国内外诸多学者历经多年的摸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除藻方法,大体可概括为:物理法(机械捞藻法、挖泥法、换水法、过滤法、曝气法、超声波灭藻)、化学法(主要以次氯酸钠、硫酸铜等方法为主)和生物法。其中机械法所涉及的工程庞大,投入与取得的效果不成比例,浪费人力、物力、资金严重;化学法控制不当的话,在杀死微囊藻的同时,也会杀死了其它生物,导致水体二次污染;生物法具有综合效益,可高效、广谱的生物技术仍有待于开发,目前尚不能将有效的噬藻病毒、菌类等成功应用于水体,放养大型菌类和水生植物,由于采收与后续处理困难,推广存在难度。
藻类密度一般较小,其絮体不易沉淀,采用气浮法可快速、高效实现固液分离,其原理是利用进入水路的空气产生微气泡(带有负电势)附着在藻类上形成气藻混合物,气藻混合物和液体之间由于密度的不平衡,产生浮力,将藻类带到水面,实现固液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气浮法可以代替水处理中的深沉、澄清工艺,尤其对那些浮絮体类的去除,效果更为明显。
通常的气泡从水中上升到气液界面便破碎,气体逸出,能量损耗,而微米气泡在水中稳定性很强,它在水中上升时,逐步缩小到纳米级,最后消减湮灭溶入水中,提高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反应速度。作为微米气泡的产生方法,熟知的有水力作用(局部水力剪切和水力加速旋转)、机械作用(机械搅拌、超声波等方式)、溶气及电化学作用、微流体和微多孔介质等,申请号为200420053147公开的一种气泡发生器,是在带有一定各种形状腔室的板材上等距放置带有一定锥度分布孔的高分子聚胺酯喷头组成,通入一定流量的压缩气体,由带丝聚胺酯喷头上的气孔产生尺寸适宜弥散均匀的气泡,气泡与介质充分结合,达到所需条件。但产生气泡的聚胺酯喷头气孔较大,产生的气泡尺寸大,达不到微米的要求,而且容易被水反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浮除藻曝气增氧喷头,解决各种除藻方法投入与取得的效果不成比例、水体易产生二次污染、放养的噬藻生活采收及后续处理困难等问题,采用特殊实用的喷头结构,安装在水下曝气系统中,实现高速旋转水流的紊流扩散并剪切,产生微细气泡,将藻类带到水面,实现固液分离及高的溶氧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浮除藻曝气增氧喷头,包括喷头本体、螺旋加速棒、陶瓷微孔曝气头、锯齿形散流罩和密封圈,所述螺旋加速棒与喷头本体内孔过渡配合,螺旋加速棒一端部通过螺纹与锯齿形散流罩连接,锯齿形散流罩上表面与喷头本体上表面平齐;陶瓷微孔曝气头置于喷头本体上部,陶瓷微孔曝气头设于螺旋加速棒与锯齿形散流罩之间,陶瓷微孔曝气头与喷头本体上部内孔过渡配合,陶瓷微孔曝气头与锯齿形散流罩通过密封圈密封。
所述喷头本体呈阶梯圆筒状,喷头本体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喷头本体的上、下部直径不同,喷头本体的下部外圆柱面开有密封槽。
所述螺旋加速棒为棒状,材质为高分子塑料,螺旋加速棒外圆表面开有螺旋加速槽,顶端面开有螺纹孔,底端面轴心处钻有中心盲孔,各螺旋加速槽上开有与中心盲孔相通的紊流孔。
所述螺旋加速棒的中心盲孔深度为3/4螺旋加速棒长。
所述螺旋加速棒外径与喷头本体下部圆筒内径相同,两者过渡配合,可使得气流沿螺旋槽旋转加速上升,在紊流孔内气流的干扰下,整个气流呈紊流状。
所述锯齿形散流罩材质为高分子塑料,呈圆盆状,中间有一锥形散流面,锯齿形散流罩上端面的周边布有锯齿,锯齿略向下倾斜,底端面外侧有一连接用外螺纹柱。
所述陶瓷微孔曝气头由顶板和支撑圆环组成,顶板外径与喷头本体上部内孔直径相同,顶板与锯齿形散流罩外锥面连接处开设有圆锥通孔、环形密封槽,能够有效地在喷头本体内将上、下层的气液隔开,支撑圆环用以保持陶瓷微孔曝气与喷头本体的相对位置;陶瓷微孔曝气头材质为半刚玉或全刚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螺旋加速棒使得高压气体分成两股气流,一股气流成螺旋上升,并产生剪切,另一股气流沿中心盲孔上升,并从各螺旋槽内紊流孔内冲出,使交汇的两股气流进一步产生紊流,有利于形成微细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镇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 下一篇:综合生化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