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手架对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772.3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赵忠民;周松国;聂小勇;顾吟;周剑宏;傅婧;翁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7/20 | 分类号: | E04G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广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手架 对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对接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提速,特别是城市高架桥、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日益增多,作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的构筑部分-钢管脚手架被普遍地应用。在钢管脚手架的搭建中普遍采用的是管子扣件的方法,即上下钢管对接时采取一个可搭接的扣件作为二者的固定相连;采用这种扣件不仅操作烦琐,而且也容易让上下钢管不能准确无误地对中,从而使得脚手架上的钢管立杆表现为偏心连接,只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当钢管脚手架越搭越高,这种偏心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钢管立杆的承载力以及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增大施工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一种对中准确的脚手架对接件,而且成本低,简单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脚手架对接件,包括本体,在本体的上下两端具有小于本体的外径的伸入端,可插入需对接钢管的内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入端为圆周,且具有与待对接钢管内径相同的外径,可与该钢管紧密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入端的端口处具有倒角,倒角值在1:4-10,方便进行插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入端为圆锥状,其底部外径与待对接钢管的内径相同;圆锥的尖端便于插入钢管,圆锥的底端便于紧密配合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入端为与待对接钢管的内径相同的方形或三角形;由于圆形容易有误差从而导致配合不能顺利,相比而言方形或三角形的结构更利于伸入端的插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入端的长度为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呈圆环状,与普通钢管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外部形状为方形或六边形,便于卡装或堆放。
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对接件,通过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套入所需对接的钢管内腔中,实现上下钢管的准确对中连接,从而消除常规扣件连接容易产生的偏心毛病,可大大提高钢管脚手架的承载力及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并且本实用新型脚手架对接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缩短搭设脚手架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对接件还可以用短的报废的普通钢管削薄两端加工形成,从而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的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脚手架对接件可采用普通的A3钢管削薄两个端部制成,因此该脚手架对接件具有圆环形的本体1,在本体1的上下两端具有小于本体1的外径的二个伸入端2,以便于插入需对接钢管3的内腔中进行套接;套接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伸入端2为具有与待对接钢管3内径相同的外径圆周,因引与钢管3产生了紧密配合,从而保证钢管立杆结构的稳定性。伸入端2的长度为2cm,其端口部位一般需要倒角加工,倒角值一般在1:4-10,这样容易进入钢管3的内腔中进行套接。
具体实施例1的另一种变形是取消倒角,直接将伸入端2做成为圆锥状,只是将其底部外径做成与待对接钢管3的内径相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其伸入端2做成为与待对接钢管3的内径相同的方形,也可以为三角形;由于圆形的伸入端2一旦产生偏差容易发生装配不合,因此相比而言方形或三角形的形状更容易于套接配合;本体1的外部可做成如图2中的方形,也可以为与螺栓相同的六边形,这种形状一方面便于贮存堆放,另一方面也便于在安装中有时需要的旋转调整。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延伸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器
- 下一篇:汽车雨刮接头一体式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