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513.0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2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兵;杨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0 | 分类号: | B21D7/00;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17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冲折弯机。
背景技术
由于铝型材重量比钢材轻很多,现在铝型材汽车上部件应用逐渐增多,铝型材形状复杂,长度比较大,加工难度比平板材料难度大。工厂现场安装中,单个零件逐步装配到车体上,安装中往往因为恐惧偏差较大造成很大麻烦。常规的产品因为尺寸比较长,型材直线度比较大,且孔的直径大小及形状各异,孔距要求高,加工难度高。
采用常规的压力机冲裁加工,需要多次更换模具定位,这种方式劳动强度高,生产中受影响因素多,会造成质量不稳定,很难满足图纸技术要求,且生产效率极低;而采用六米数控加工中心,该设备较贵,加工费用也比较高,生产效率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同时也增加该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保证加工精度,又能保证生产效率高而成本又低的排冲折弯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包括:基座;上工作台,所述上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在所述上工作台上依次层叠有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及凸模;下工作台,所述下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在所述下工作台下依次层叠有下模座、下固定板及凹模;所述上工作台及所述下工作台上下对应;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工作台及所述下工作台之间,分别与所述上工作台及所述下工作台连接;排冲模具,所述排冲模具设置在所述下工作台上。
在所述下工作台上设有凹槽,所述排冲模具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排冲模具包括:定位棒,所述定位棒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定位棒平行设置,在所述定位棒上设有定位销孔;模具,所述模具通过销钉与两根所述定位棒固定。
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导轨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内的导柱。所述上模座及所述下模座分别通过定位销与所述上工作台及所述下工作台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上固定板之间还进一步设有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既能够保证尺寸精度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排冲模具结构示意图;
1-基座 2-上工作台 3-上模座
4-上垫板 5-上固定板 6-凸模
7-下工作台 8-下模座 9-下固定板
10-凹模 11-凹槽 12-定位棒
13-定位销孔 14-模具 15-导轨
16-导柱 17-定位销 18-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包括:基座1;上工作台2,上工作台2设置在基座1上,在上工作台2上依次层叠有上模座3、上垫板4、上固定板5及凸模6;下工作台7,下工作台7设置在基座1上,在下工作台7下依次层叠有下模座8、下固定板9及凹模10;上工作台2及下工作台7上下对应;引导装置,引导装置设置在上工作台2及下工作台7之间,分别与上工作台2及下工作台7连接;排冲模具,排冲模具设置在下工作台7上。
在下工作台7上设有凹槽11,排冲模具设置在凹槽11内。
排冲模具包括:定位棒12,定位棒1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定位棒12平行设置,在定位棒12上设有定位销孔13;模具14,模具14通过销钉与两根定位棒12固定。
引导装置包括导轨15以及活动设置在导轨15内的导柱16。上模座3及下模座8分别通过定位销17与上工作台2及下工作台7固定。在上垫板4与上固定板5之间还进一步设有弹性体18。
工作时,首先把定位棒12放入的下工作台7面的U型凹槽11内,定位棒12一定要放入下工作台7中心,防止发生偏载或损坏机床与模具14,然后把十副模具14放入下工作台7面上,装好后上工作台2下行至模具上模座3,用螺丝把下模座8与上下工作台7锁死。工作时上模下行压住排冲模具上固定板5及凸模6,同时带动弹性体18及卸料导柱16下行,弹性体18压缩,同时压紧工件,上固定板5及凸模6继续下行实现冲裁。当冲裁完成后折弯机上模上行,弹性体18开始作用将工件压紧,以防止凸模6将工件带起从而实现脱料。上模座3上行一定距离后,弹性体18恢复自由状态,此时排冲模具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工作做好准备。
本实用新型排冲折弯机既能够保证尺寸精度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折弯装置
- 下一篇:黄铜大拉连拉连退拉丝机用拉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