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砂型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244.8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1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章东升;范凤英;杨万茹;曹方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型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的地面工程设备,特别是一种除砂型油气分离器,与计量站内的混输管线连接,不仅能对混输管线内的油井产出混合液有效除砂,延长混输管线的使用寿命,减少联合站内分离器、油罐等设备的沉砂,而且能够分离混输管线中的天然气供计量站生产、生活使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出砂井的地面工艺中,目前国内外在线砂液分离普遍采用了离心分离方法,即依靠砂、液的不同密度产生离心力,完成砂液的分离,由于该装置一是压降较大,使计量站回压较高,二是砂多、容积小、清砂频繁而不为一线职工所接受,因而运行不成功,没有被推广。而油田计量站内使用的油气分离器主要是立式分离器,其内部结构主要有一个捕雾器,主要功能是分离部分天然气供计量站生产、生活用,其缺点体积小,无法除砂和排砂。为了排除混输管线内的泥砂,曾经用过旋流除砂装置,但该装置仅能用于除砂,不能用于油气分离。其缺点一是该装置压降较大,使计量站回压较高,二是由于容积小、砂多、清砂频繁。为了延长地面管网的使用寿命,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减少经济损失,生产现场需要一种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砂型油气分离器,即适用于出砂量大的油田区块,在解决含砂量大的混输管线内沉砂问题的同时,也能取代计量站内的油气分离器。延缓混输管线运行过程中的磨损速度、减少压力损失,提高混输管线的运行时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砂型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排气筒、浮子调节器接口和出液管组,排气筒和出液管组安装在罐体的后端,罐体前端顶部装有油气预分离筒,罐体内装有油气促分离装置,在罐体的底部设有集砂斗和冲排砂机构。通过罐体内的油气促分离装置,使液相的相对停留时间延长,提升了设备的处理能力,沉砂沿集砂斗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计量站内,结合了大管径管线及旋流除砂装置的优点,设有油气预分离筒和油气促分离装置,使设备的处理量大,压降小,聚结能力强、分离效果好、运行平稳。本实用新型设有冲排砂机构,除砂彻底,清砂方便,不污染环境。本设备安装方便,维修操作简单,与计量站的混输管线连接,不仅能对混输管线内的油井产出混合液有效除砂,延长混输管线的使用寿命。减少联合站内分离器、油罐等内部沉砂,延长清砂周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可分离混输管线中的天然气供计量站生产、生活使用。本设备投入使用后,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明显,而且伴随着较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一种除砂型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1、排气筒8、浮子调节器接口9和出液管组14,排气筒8和出液管组14安装在罐体1的后端,罐体1前端顶部装有油气预分离筒3,罐体1内装有油气促分离装置,在罐体1的底部设有集砂斗和冲排砂机构。油气预分离筒3包括筒体、油气进口2和进罐弯管15,油气进口2焊接在筒体的上部,进罐弯管15焊接在筒体的底部,其管体上均布出液孔,避免油气扰动,提高分离效率。油气促分离装置包括一级斜栅隔板4和二级斜栅隔板6,主要是加大油气在罐内的分布面积,促进油、气、砂的分离和沉降。一级斜栅隔板4通过支架5焊接在罐体1下部的侧壁上,一级斜栅隔板4的底边与罐体1的罐底留有150mm-200mm的间隙,方便罐底冲、排砂。二级斜栅隔板6通过支架7焊接在罐体1上部的内壁上;一级斜栅隔板4和二级斜栅隔板6是由多个板片分别斜向焊接在周边的支架5和支架7上,一级斜栅隔板4的板片之间的间隙设在10mm-20mm之间,二级斜栅隔板6的板片之间的间隙设在5mm-10mm之间。集砂斗包括一级沉砂斗11和二级沉砂斗13,一级沉砂斗11设在罐体1的前部、焊接在一级斜栅隔板4前方的罐底上;二级沉砂斗13焊接在罐体1后部的罐底上。一级沉砂斗11和二级沉砂斗13的上端与罐体1连通,底部是锥形排砂口、装有阀门。冲排砂机构包括罐底冲砂管10和斗内冲砂管12,均设有两套,罐底冲砂管10分别安装在罐体1前部和中部近底部的内壁上;斗内冲砂管12分别安装在一级沉砂斗11和二级沉砂斗13的底部。罐底冲砂管10是一根两端封闭、纵向带有出水孔的管子,其出水孔朝向罐体1的罐底,在管体中部焊接进水管与外界连通,进水管外端端部安装阀门。两套斗内冲砂管12分别设置在一级沉砂斗11和二级沉砂斗13内,其一端管口朝向底部的锥形排砂口,另一端管口与外界连通、装有阀门。
油井产油、气、水混合液通过油气进口2先进入油气预分离筒3,再进入分离器的罐体1内,大部分砂沉积在一级沉砂斗11内。气、液经过一级斜栅隔板4进入分离器中部,砂沉积在二级沉砂斗13内,气经过二级斜栅隔板6进入分离器后部。出液管组14的罐外端口装有接受浮子调节器控制的阀门,该阀门受浮子调节器的控制并与混输出站管线连接。罐体1外的浮子调节器通过浮子调节器接口9与罐内浮子连接,控制罐内液相液位高度,通过液位的高低控制出液管组14罐外端口阀门的开关程度,保证罐内运行稳定,确保泥砂彻底分离,提高沉砂效率。天然气经排气筒8的出气口进入燃气管线供计量站生产、生活使用。沉积在一级沉砂斗11和二级沉砂斗13内的泥砂,由罐底冲砂管10和斗内冲砂管12连接外部水源共同冲击,从一级沉砂斗11和二级沉砂斗13的锥形排砂口连接软管线排至罐车,实现砂与气液混合液的分离。使混输管线内的油井产出混合液有效除砂,延长混输管线的使用寿命,减少联合站内分离器、油罐等设备的内部沉砂,所分离的混输管线中的天然气供计量站生产、生活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