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讯用太阳能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176.5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蒋书兵;陆地强;李柱才;邓东;舒云龙;刘波;郑懿;胡海;李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德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太阳能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具体是指一种通讯用太阳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太阳能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潜力无限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而且可持续的可再生资源。与高成本、燃料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相比,太阳能不仅使用范围广,而且更经济。太阳能供电系统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绿色环保。目前大多数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并网发电系统,且主要用于城市的建筑与太阳能供电系统的结合。在家庭应用方面,欧洲 、日本,特别是西班牙是目前发展的较快的地区,这与他们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关,在过去的09年,我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近日,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大力推进太阳能在我国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日益普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用于通讯设备的供电和综合使用还很少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讯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使得通讯设备能自主供电、连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通讯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控制箱、滤波器、信号收发器、逆变器和直流装置,太阳能电池方阵输出端与控制箱输入端连接,控制箱输出端分别连接蓄电池、逆变器和滤波器,逆变器输出端连接直流装置,滤波器输出端连接信号收发器。
所述太阳能电池方阵由数个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将太阳的热能转换为电能,根据具体所需可适当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转换效率的高低,所以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材质尤为重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晶体硅作为其光能转换材料,晶体硅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这种通讯用太阳能供电系统,通讯设备能自主供电、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太阳能电池方阵;2、蓄电池;3、控制箱;4、滤波器;5、信号收发器;6、逆变器;7、直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通讯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1、蓄电池2、控制箱3、滤波器4、信号收发器5、逆变器6和直流装置7,太阳能电池方阵1输出端与控制箱3输入端连接,控制箱3输出端分别连接蓄电池2、逆变器6和滤波器4,逆变器6输出端连接直流装置7,滤波器4输出端连接信号收发器5。
上述太阳能电池方阵1由数个太阳能电池板组成。
上述太阳能电池板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
控制箱3的作用非常重要,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不仅对蓄电池2起到过充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还起到控制整个系统开关、起到断电保护等作用,而一些附加的功能如温度补偿、时控等也可根据所需添加。
蓄电池2的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转化成的电能储存起来,当需要使用时再放电用于信号收发器5的使用,使得信号收发器5 能够24小时都正常工作。
信号收发器5用于对声波信号的接收并转化成信息储存起来,或者发送声波信号,用于联系与通信使用。
滤波器4用来滤除无用信号和噪声干扰,使得信号收发器5工作效率提高。
逆变器6将控制箱3输出的交流电进行处理后用于连接直流装置7,直流装置7可连接直流信号收发器也可连接照明装置、电器等,增大了系统的实用性。
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和48VDC,所以信号收发器5的工作电压一般为上述三种情况。
本实用新型一般用于森林部队或者通讯基站、中继站、直放站等负载的电力供应,可实现无人值守、持续运行,其结构简单轻便,实用性大大增加。
如上所述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德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德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