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092.1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屏;潘国庆;袁自鸣;庄子帆;倪来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缝 底板 管道 设置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道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
背景技术
常规情况下,现有地下管道构造包括管道、底板和变形缝,多个底板包裹于管道外周面,多个底板之间具有变形缝。底板限制了其内管道的变形,因此现有地下管道结构在变形缝处发生错动时,将对管道形成较大的剪力,可能会导致管道断裂,使之失去既定功能,甚至腐蚀底板混凝土、钢筋从而危害到结构主体。
另一方面,由于管道的纵向变形也受到底板的约束,无法消除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变形及应力,现有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均较差。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当底板和管道发生相对位移时,有效减少由于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增强地下管道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包括管道、底板和变形缝,多个所述底板包裹于所述管道外周面,相邻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变形缝;还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管道与所述底板之间,环绕包裹于所述管道外周面,所述填充层为高压缩性材料;所述变形缝设置在所述填充层外侧。
较佳的,所述填充层为中间厚两边薄,所述变形缝位于所述填充层中间位置。
较佳的,所述填充层材料为聚乙烯低发泡材料。
较佳的,所述填充层为橡胶材料。。
较佳的,所述填充层中间部分厚12-18mm,所述填充层两边厚2-8mm。
较佳的,所述变形缝上设置有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在底板与管道之间增设填充层,当底板发生相对位移时,底板与管道之间受压区的填充层压缩变形,由于填充层压缩模量较小,而其余部分则膨胀将多余空间充满,相当于给予管道变形足够的缓冲,有效减少由于变形产生的内应力。
同时,填充层与管道之间的摩阻力远小于底板与管道之间,并且填充层的剪切模量较小,允许管道在纵向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形,从而减少管道由于温度等原因产生的应力。
由于越靠近变形缝的区域变形程度越高,故采用中间厚两边薄高压缩性的填充层,处于变形缝区域的为较厚部分的填充层,这样在保证给予管道变形足够缓冲同时,节省材料。
另外,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一种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包括管道1、多个底板2和变形缝3,多个底板2包裹于管道1外周面,相邻底板2之间设置有变形缝3。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填充层4,填充层4环绕包裹于管道1外周面,变形缝3设置在填充层4外侧。
作为本具体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填充层4材料为高压缩性聚乙烯低发泡填缝材料,填充层4为中间厚两边薄。
示例性的,填充层也可以是橡胶材料,中间部分厚15mm,所述填充层两边厚5mm。变形缝3设置在填充层4中间位置。
另外,变形缝3上设置有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6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5。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本实施例的变形缝处底板内管道设置构造,在底板与管道之间增设填充层,当底板发生相对位移时,底板与管道之间受压区的填充层压缩变形,由于填充层压缩模量较小,而其余部分则膨胀将多余空间充满,相当于给予管道变形足够的缓冲,有效减少由于变形产生的内力。
另一方面,填充层与管道之间的摩阻力远小于底板与管道之间,并且填充层的剪切模量较小,允许管道在纵向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形,从而减少管道由于温度等原因产生的应力。由于越靠近所述变形缝的区域变形程度越高,故采用中间厚两边薄的高压缩性的填充层,处于变形缝区域的为较厚部分的填充层,这样在保证给予管道变形足够缓冲同时,节省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