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发热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5997.7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6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郑远志;邹荣;熊慧珍;兰莉;梅罚敏;兰婷婷;丁宗义;刘爱国;黎锦峰;韩雪刚;毛文元;刘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安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06 | 分类号: | H0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隔离 开关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网电气一次设备中的单极式隔离开关,特别是一种改进的降低接触发热概率同时增大操作稳定性的防发热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现有配网线路中使用的单极隔离开关,参见附图1,是由支持底座1、绝缘子2、开关刀片3、拉环4、动触头5、静触头6构成。该种单极隔离开关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1、开关触头接触面小,在带负荷运行中经常会因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导致隔离开关损坏,这因为开关触头是靠1个厚约5mm刀片导电,由于接触面仅靠两个点接触,所以触头接触面小,在带负荷运行中经常会因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导致隔离开关损坏现象:2、需经常停电检修,此种非计划性停电检修大大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增加了企业的维修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配网中使用的单极式隔离开关在使用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种可增加接触面积,降低设备发热损坏概率的防发热隔离开关。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防发热隔离开关,包括支持底座、绝缘子、开关刀片、拉环、动触头,其特征在于,静触头为一套相互嵌合的圆锥台、圆锥台套;圆锥台设在绝缘子上端面,圆锥台套设在开关刀片上。
为使圆锥台拆、装方便,在圆锥台底端面设有一固定螺杆。
为使开关刀片在作业中稳定牢固,在动触头旁的开关两刀片之间设有U形块,U形块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两刀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1、开关触头接触面大,所承载的电流大,不论是在带负荷或不带负荷运行中都不会因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导致隔离开关损坏的现象出现,这在于本装置对静触头进行了改进,将一套圆锥台、圆锥台套替换了现有静触头,圆锥台与圆锥台套之间接触的面积与现有刀片式静触头与开关刀片接触的面积比大为增加,这使得所承载的电流量大为增加,所以不会出现因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并导致隔离开关损坏的现象;2、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本装置将静触头改成一套圆锥台、圆锥台套的结构后,再不会出现因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并导致隔离开关损坏的现象,所以,不再需要非计划性停电检修。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单极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静触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U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2,一种防发热隔离开关,它由支持底座1、绝缘子2、开关刀片3、拉环4、动触头5、静触头6、U形块7组成;其中静触头6由圆锥台61、圆锥台套62构成,圆锥台61与圆锥台套62之间相互嵌合。圆锥台61设在绝缘子2上端面,圆锥台套62设在开关刀片3上。圆锥台61和圆锥台套62的材质为铜。为使圆锥台61拆、装方便,在圆锥台61底端面设有一固定螺杆8,通过螺母可将圆锥台61固定在绝缘子2上端面。为使开关刀片3在作业中稳定牢固,在动触头5旁的开关刀片3的两刀片之间设有U形块7,U形块7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两刀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安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高安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5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轴光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沿物体表面敷设的分布式应变和温度监测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