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5133.5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姬志田;李建军;李洪坡;孙保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贵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双曲面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基础建设投资的加大,公路工程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城市立交桥、高架桥、大型跨海、跨河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大量建设,对于桥梁抗震支座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地震破坏现场可以发现,桥梁破坏均是固定墩破坏、倒塌,造成桥墩连续破坏。现在的支座均分为固定支座、活动支座。地震时固定支座承受梁体的主要地震力,因此以造成破坏。
现在的几种支座形式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1、板式橡胶支座
板式橡胶支座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但是大量工程中,支座的脱空、偏载等问题成普遍问题,造成支座寿命变短,影响了工程质量。
2、球形支座
球形支座虽然可以解决支座的脱空和偏载问题,但是其固定支座与梁体和墩台固结,地震时固定墩成为承受地震力的主受力墩,易造成墩柱破坏,不能起到减震效果。
3、盆式支座
盆式支座存在球形支座同样的问题,还存在转角比球形支座小,承载力比球形支座小的问题。
4、球形支座与盆式支座结合的摩擦摆支座
球形支座与盆式支座结合的摩擦摆支座普遍存在适应地震位移时的转角能力差,当出现地震时转角限制摩擦摆支座的减震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摩擦双曲面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顶部为平面、底部为凹球面的中间板,顶部和底部都为凸球面的球面板,顶部为凹球面、底部为平面的下支座板,中间板与球面板间、球面板与下支座板间分别设置有球面四氟板,下支座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与中间板相匹配的下挡板,所述中间板的上面设置有顶部和底部都为平面的上支座板,上支座板下部设置有上挡板,上支座板与中间板间设置有平面不锈钢板和平面四氟板构成的摩擦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上支座板采用平板与上挡板相结合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地震时,能够抵抗地震力,同时将力传递给中间板,使中间板与下支座板上的下挡板撞击,把固定下挡板的螺栓剪断,使支座沿着下支座板的凹球面运动,达到摩擦耗能的目的。上支座板与中间板间设置有平面不锈钢板和平面四氟板构成的摩擦副,在正常使用时支座的位移由两者的相对位移来实现。正常支座的转动通过中间板的凹球面与球面板的上凸球面通过球面四氟板转动实现。当地震时,中间板的凹球面与球面板的上凸球面能够适应大转角的要求,不会阻碍转动和滑动。球面板的上凸球面实现支座转角的要求,下凸球面与下支座板的凹球面实现摩擦摆动,通过耗能减少地震的能量,达到减震的目的。下支座板上通过螺栓固定环形的下挡板,下挡板与中间板的侧面下部接触。正常使用时,两者之间的间隙能够满足支座的转角要求,起到下部固定作用。地震时,下挡板的固定螺栓剪断,下部实现自由滑动,通过耗能来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的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包括顶部和底部都为平面的上支座板1,顶部为平面、底部为凹球面的中间板2,顶部和底部都为凸球面的球面板3,顶部为凹球面、底部为平面的下支座板4,上支座板1下部设置有上挡板5,上支座板1与中间板2间设置有平面不锈钢板6和平面四氟板7构成的摩擦副,中间板2与球面板3间、球面板3与下支座板4间分别设置有球面四氟板8、9,下支座板4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与中间板2相匹配的下挡板1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摩擦双曲面支座,上支座板1采用平板与上挡板5相结合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地震时,能够抵抗地震力,同时将力传递给中间板2,使中间板2与下支座板4上的下挡板10撞击,把固定下挡板10的螺栓剪断,使支座沿着下支座板4的凹球面运动,达到摩擦耗能的目的。上支座板1与中间板2间设置有平面不锈钢板6和平面四氟板7构成的摩擦副,在正常使用时支座的位移由两者的相对位移来实现。正常支座的转动通过中间板2的凹球面与球面板3的上凸球面通过球面四氟板8转动实现。当地震时,中间板2的凹球面与球面板3的上凸球面能够适应大转角的要求,不会阻碍转动和滑动。球面板3的上凸球面实现支座转角的要求,下凸球面与下支座板4的凹球面实现摩擦摆动,通过耗能减少地震的能量,达到减震的目的。下支座板4上通过螺栓固定环形的下挡板10,下挡板10与中间板2的侧面下部接触。正常使用时,两者之间的间隙能够满足支座的转角要求,起到下部固定作用。地震时,下挡板10的固定螺栓剪断,下部实现自由滑动,通过耗能来减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贵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未经衡水贵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5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