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防护罩的新型车轮螺母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64756.0 | 申请日: | 201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杜喜阳;甘晓珍;张光哲;叶爱凤;陈前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4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罩 新型 车轮 螺母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带防护罩的新型车轮螺母总成。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螺母的螺纹由于泥、沙、水等的侵害,以及车轮外凸物尖角对人、物的可能伤害,一般车轮螺母上都需要加装车轮螺母罩。目前在车轮螺母上加装车轮螺母罩的方案是分体式的,如图1所示的车轮螺母总成,即由车轮螺母罩2和车轮螺母1两部分构成,车轮螺母罩2装配在车轮螺母1上,这样设计易出现车轮螺母罩的脱落、变形,进而会造成零件材料的浪费。
CN201120116651.9的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螺母罩,它包括螺母罩和六角螺母,螺母罩与六角螺母滑动连接,并通过在螺母罩上设有的铆钉孔,采用螺栓的固定方式把螺母罩与六角螺母固定,主要目的是使螺母罩和螺母之间的安装拆卸方便,该方案不能解决车轮螺母罩的脱落、变形,进而会造成零件材料的浪费的现象。因此,需对现有的带防护罩的车轮螺母总成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防护罩不易变形脱落的带防护罩的新型车轮螺母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防护罩的新型车轮螺母总成,包括车轮螺母和车轮防护罩,所述的车轮防护罩分为圆形筒体部分和球形顶面部分,圆形筒体部分和球形顶面部分为一体结构,所述车轮螺母顶端的圆柱面的外端部设有下凹台阶面,车轮防护罩的圆形筒体部分与下凹台阶面过盈配合,下凹台阶面的内端面为斜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凹台阶面的内端面与车轮螺母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圆形筒体部分的外端面和车轮防护罩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这样可保证下凹台阶面的内端面和圆形筒体部分的外端面压装接触后为线接触,能保证车轮螺母和车轮防护罩的过盈配合的密封性能。
所述的车轮防护罩直径比车轮螺母的对边边距小,这样可保证螺母总成安装过程中不致损毁车轮防护罩。
所述的车轮防护罩的球形顶面部分和圆形筒体部分外表面由过渡圆角平滑过渡,这样可有效避免车轮外凸物对人、物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将车轮螺母和车轮防护罩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不仅具有原有的带防护罩的车轮螺母总成的功能,而且其结构简单,稳固,不易变形脱落,更具有密封性能,可减少零件材料的浪费,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轮螺母独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轮防护罩独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带防护罩的新型车轮螺母总成,包括车轮螺母1和车轮防护罩2,车轮防护罩2分为圆形筒体部分2.2和球形顶面部分2.1,圆形筒体部分2.2和球形顶面部分2.1为一体结构,所述车轮螺母1顶端的圆柱面1.1的外端部设有下凹台阶面1.2,车轮防护罩2的圆形筒体部分2.2与下凹台阶面1.2过盈配合,下凹台阶面1.2的内端面1.3为斜面。所述下凹台阶面1.2的内端面1.3与车轮螺母1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圆形筒体部分2.2的外端面2.4和车轮防护罩2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这样可保证下凹台阶面1.2的内端面1.3和圆形筒体部分2.2的外端面2.4压装接触后为线接触,能保证车轮螺母1和车轮防护罩2的过盈配合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车轮防护罩2直径比车轮螺母1对边s边距小,这样可保证螺母总成安装过程中不致损毁车轮防护罩;而车轮防护罩2的球形顶面部分2.1和圆形筒体部分2.2外表面由过渡圆角2.3平滑过渡的设计,可可有效避免车轮外凸物对人、物的伤害。
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稳固,不易脱落变形,更具有密封性能的特点,可有效减少零件材料的浪费,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4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漏电综合保护器连杆式电动操作机构
 - 下一篇:内侧开关磁保持继电器
 





